重振川剧的广元实践之进校园
http://www.newssc.org】 【2013-07-03 16:28】 【来源:中国川剧网综合】

 

  川剧演绎流行金曲

  一首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可以用川剧吹吹腔和通俗唱法演唱;一幅妆容,经过变“装”,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川剧独有的魅力。

  当川剧与流行这个词儿结合起来,你会感受到什么?

  6月7日,市蜀道文化研究院来到莲花中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川剧讲演课。下午4点,莲花中学阶梯教室内座满了初一、初二的近200名学生。市蜀道文化研究院艺术室主任文武为主讲。文武简要地讲解了川剧历史,然后用高腔演唱了川剧《闹窑》其中的问答句唱段。之后,他再用川剧高腔演绎一首经典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部分初听川剧的孩子,为台上老师的演唱瞪大了眼,好奇地看着老师的表演,当表演完后,台下的学生们一下兴奋起来。

  “‘外婆的澎湖湾’你们会唱吗?”

  “会。”

  随着文武的一句提问,台下孩子异口同声。

  大家唱了不到一半,文武打断了学生们歌唱,他告诉学生,川剧也能演绎这首歌曲,随即,他用川剧的吹吹腔为学生们献上了别具特色的《外婆的澎湖湾》。幽默搞笑中极具生活气息的表演,让台下让台下学生忍不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第一次看川剧表演、听川剧知识,很有意思。”初一·一班的张若澜告诉记者。

  让台下孩子听了经典,体味到了流行歌的川剧唱法,看了川剧人物生旦净末丑的照片,文武的讲课环节暂告一段落。市川剧演员杜青芮携同她的“作品”闪亮登场,四位上完川剧妆容的学生们,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登台,并在文武老师的指导下一板一眼的“表演”着。

  “左边第一个是花旦。”

  “不,他是小生。”课堂上的现学现用,初一·一班的唐子娟和友伴为台上刚上完妆的“演员”是小生还是花旦的问题争论着。随后,文武给“演员”穿了件折子(小生穿的服装),唐子娟怔了一会儿,改变了她原以为是花旦的看法,“他们虽然化的妆不一样,但要分辨他们是生旦净末丑的类别还是挺难的。”唐子娟窃窃地告诉记者,她说:“他们穿上了服装就好认了。”说完,她笑了笑。

  在这堂带有浓浓川剧味儿的课上,四位“演员”感触颇多,感觉戏服及妆容很美。

  “以前和爷爷一起听过川剧,没想到今儿能扮演川剧里的‘角儿’,自己挺开心的。”擦护油、上粉……穿好女折子(花旦穿的服装),舞动着水袖,扮演青衣的简姗姗显然已置身角色。

  谈到变“装”,“小丑”李精涛、“小生”李杰、“花脸”杨强的感受各不一样,“这装束挺有意思的,只是在表演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不习惯。”“衣服好长啊,太不好弄了。”

  小戏迷首次“专业”演出

  舞台上,来自东城实验小学“小脚丫”剧社的20余位同学,他们表演的对唱戏《人间好》,不仅唱腔美,而且走场霸气,赢得阵阵掌声。来自莲花中学的小杜同学表演的小丑,不仅动作诙谐,而且川剧味道很浓厚,让全场的同学笑得合不拢嘴。同时,学生们也充分领略到川剧是怎样诠释川人的幽默。

  文武告诉记者,参与此次演出的演员除了几位专业的川剧演员之外,其他人都是莲花中学和东城实验小学川剧社的同学。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上台表演川剧。这样的文艺汇演,也是这些孩子的“专业”汇报演出。从当天地表演上看,小演员们个个自信满满,表现都不错。

  (广元新闻网)

上一页 [1]  [2] 
[编辑:陈萍]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