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川剧的广元实践之进校园
http://www.newssc.org】 【2013-07-03 16:28】 【来源:中国川剧网综合】

  特别的客人

  18日下午,广元外国语学校高二(5)班的同学迎来了两位特别客人。在同学们的课外拓展课上,这两位来自市蜀道文化研究院的老师不仅给他们上了一堂《川剧知识进校园》的课程,还让在场的40余名师生首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精彩幽默的川剧。台上简明易懂的川剧知识讲解配以台下现场川剧脸谱化妆的互动,让整节课显得轻松有趣。

  当天,这堂带有浓浓川剧味儿的课程,让上妆过后的“花旦”魏豆豆和“小生”李顺受益良多。对于博大精深的川剧文化,学习舞蹈两年多的李顺充满好奇,他说:“川剧表演所用的步法与舞蹈息息相关,原来川剧不仅好看而且好懂。”课堂上初识川剧,课堂下,李顺便萌发升学报考川剧团的想法。

  在经过擦护油、上粉、涂脂、描眉、定妆等一系列冗长繁杂的化妆后,魏豆豆穿戴好衣帽,在小镜子面前照照,魏豆豆有点说不出的喜悦。“以往不喜欢看戏曲,没想到里边有那么多时尚元素!”扮演完“花旦”的魏豆豆对自己的妆容细细审视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穿上戏服,感觉沉沉的,因为顾及到面部妆容和衣着样式,走路的方式跟平时都不一样。”

  “早就知道川剧艺术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而今,在我脑海中还存有几段忘却不了的川剧段子。”学校艺体组组长刘艳与蜀道文化研究院艺术室主任文武交流时这样说道。当天,双方同意将在培养学生的川剧文化艺术技能方面展开合作,希望通过川剧艺术培养孩子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川剧文化的种子,传承、弘扬巴蜀艺术与人文精神。”

  表演了就有巧克力哟(莲花中学)

  课上的互动环节也是趣味十足,很受同学们欢迎。文武告诉大家只要答正确他提出的问题或者上台表演便可获得一盒巧克力。

  “啥东西的房子在空中挂,啥东西歇气在岩上爬。啥东西上动下说话,啥子人不喊名字光喊他。”文武唱完,这曲灯调《川北灯戏》诙谐幽默的曲调和内容将课堂气氛带动了起来。文武邀请同学上台表演,八年级一班的刘凤鼓起勇气站上了讲台。别瞧刘凤小小年纪,但她川剧味十足,老师和同学们都赞叹不已,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平常喜欢听歌,川剧也偶尔听,今天只是想试试,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接过巧克力的刘凤腼腆的说。

  “发奖品就是鼓励孩子们能上台表演川剧,受到艺术的熏陶。”莲花中学校长周元国说,“现在对传统文化川剧关注太少,我们要培养年轻的孩子艺术审美观,让川剧一代代延续下去。”

  同学们的新尝试(莲花中学)

  随着“叮铃铃……”第三节课下课铃响,孙曼、乔冬玲、唐雨晴同学跟随班上的“大部队”,涌进学校演播厅。

  孙曼是莲花中学小学部6年级2班的学生,从2楼教室到演播厅,相隔一片不到50米宽的操场。孙曼和伙伴们进入演播厅,一落座便开始谈论起当天的话题:“今天老师会讲什么呢?”“还会有礼物可送吗?”带着新鲜感,孙曼和伙伴们等待中。

  台下,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们围在一起,说着、笑着,有些同学在比划之前老师教过的“武生”的动作。坐在旁侧的蜀道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室主任文武告诉记者,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他精心准备的,为了给学生们一次次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他总结前两次的讲授经验,删减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着重表演示范。

  同前两次不一样,这一节课,文武对川剧的基本程式进行了示范,主要以表演为主。

  “接下来,请两位同学上台,随我表演‘眼法’。”文武话声一落,台下学生先是一阵窃窃私语。半分钟过去,位于大厅中央的位置举起一只手来,罗鑫成为当天第一个上台表演的男孩。经过“专业”训练,罗鑫在文武的示范下,表演显得生涩但有趣,特别是示范“贼眼”时,男孩转动眼睛,眉毛不经控制地随意挑动时,引得台下哈哈大笑。罗鑫的几次表演都给台下的同学们带来了欢乐。罗鑫说,第一次尝试表演川剧,虽是“挤眉弄眼”地完成了任务,不过也理解了“术业有专攻”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知道艺术家们训练功底的不容易。

  在表现川剧“手法”时,文武邀请同事李兴红协助表演,当表演“风火轮”时,李老师双手有力旋转,随着节奏逐步加快,犹如风火轮般,台下同学们惊讶不已,纷纷献以掌声。 成立川剧兴趣小组

  “啥东西的房子在空中挂,啥东西歇气在岩上爬。啥东西上动下说话,啥子人不喊名字光喊他。”这曲在上次进校园时表演的灯调《川北灯戏》唱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向拉娜、唐宇秋同学脱口而出,并且一字不落地全部唱了出来。原来,每个同学,都拿着自己的小本子记录了每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环节,她们不仅听了,还背了。

  据莲花中学校长周元国透露,预计下周,学校川剧兴趣小组将正式成立,届时,他们将和蜀道文化研究院形成常态合作,邀请蜀道文化研究院的表演艺术家们来校上课。文武同时表示,蜀道文化研究院将带动学校新成立川剧兴趣小组的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川剧,让小川剧迷们成为新一代川剧艺术的传承人。

  周元国说,目前,学校里国学诵读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将把国学经典的名段名句与川剧艺术巧妙融合,催进孩子们了解我国优秀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把川剧引进校园绝不是流于形式,通过三次的进校园活动,川剧在师生群体中反响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不但把川剧艺术编进日常课程,还将作为学校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周元国告诉记者。

 [1]  [2下一页
[编辑:陈萍]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