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文旅厅正式发布2021—2023 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
彭州市被命名为
2021—2023 年度
“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川剧)”。
近年来,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在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焕活“沉睡”的民间文化艺术,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推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立体山水公园城市。
1
建立完善传承弘扬川剧艺术的长效机制
![]() |
![]() |
成立彭州市创建2021—2023年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中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大力推进川剧普及传承工作,对精品川剧剧目、川剧进校园、川剧座唱、川剧小镇打造等给予经费扶持和奖励。
02
进一步提升川剧进校园活动,培育更多新生代传承人
![]() |
![]() |
在天府路小学、隆丰小学、亚东小学、九尺小学持续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新培育传承人500人以上,开展传承活动1000场以上。
03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川剧普及活动
![]() |
![]() |
![]() |
![]() |
把振兴川剧工作作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载体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以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活动场所,引导组织各镇每月开展川剧表演、座唱等示范性活动1次以上。每年组织“送戏下乡”惠民活动30场以上,举办川剧玩友大赛、川剧大巡游、成都非遗节彭州分会场等大型活动。
04
进一步打造海窝子川剧文博古镇
![]() |
![]() |
![]() |
完成戏剧文博中心、川剧培训基地、阳友鹤纪念展览馆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和机构,引入戏剧名家入驻,采用校地合作、本土培养、输出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优秀川剧苗子100余人,持续打造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日的“戏窝子”品牌。
05
创作更多更好的川剧剧目
![]() |
![]()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现彭州解放前夕的峥嵘岁月,创作推出大型川剧精品《龙兴鼓声》,聘请2名以上梅花奖获得者、5名以上国家一级演员参演。创作《杜鹃山》选段“无产者”、《穆桂英打雁》、《湔江·水秀》等系列少儿精品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