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锦江剧场座无虚席,老少戏迷们早早地赶到剧场,各自拿出自己的最大热情,为他们喜爱的成都本土川剧演员王超鼓掌助威。国家一级演员、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超于昨晚在这里完成了他的首次冲击“梅花奖”之战。王超精心准备的《装盒盘宫》、《逼侄赴科》和《越王回国》3折好戏,充分展现出王超的个人特色和川剧小生的独特魅力,令观众大呼过瘾。有意思的是,王超13岁的儿子王裕仁昨晚也参与了演出,为父亲串场助演了一段精彩的《放裴》片段,充分表现出他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川剧天分。
3折好戏各具特色 儿子助阵又添彩
对于有着20余年川剧演出经验的王超来说,拿手好戏不胜枚举,但最终经过反复思量,王超选定了《装盒盘宫》、《逼侄赴科》和《越王回国》3折戏,作为他首次冲击“梅花奖”的专场演出。王超认为,这3折戏是川剧中的精华,而且能全面展现他的特长。
昨晚首先上演的《装盒盘宫》讲述了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努力营救太子的太监陈琳,在即将送太子出宫时遭遇到刘娘娘的弄权盘问,险象环生,王超将陈琳的机敏表现得淋漓尽致,优雅的身段、清亮的唱腔更令观众折服。梅花奖演员王玉梅、孙普协在《装盒盘宫》中为王超配戏,全明星阵容无可挑剔。
《逼侄赴科》出自传统戏《玉簪记》,是一折饶有风趣的生活喜剧,也是王超常演的拿手戏。王超饰演的潘必正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突出表现出川剧独具特色的文小生嗲、媚等特点,赢得了观众的热情喝彩,不少戏迷赞叹颇有川剧老艺术家晓艇的风采。
《越王回国》一折是王超师父蓝光临的拿手好戏,如今王超是唯一传人。这折戏较侧重武生,王超出神入化地塑造出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和大气、威武,与上一折戏中的文生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现出王超优秀的角色把握能力。王超在该戏中武生戏较多,他动作利落潇洒中透着霸气,看得观众目不转睛,高亢而优美的唱腔也令观众交口称赞。
在《越王回国》前,王超之子王裕仁为父亲串场演出了折子戏《放裴》片段,13岁的“小梅花”王裕仁动作到位、唱腔优美,观众纷纷赞叹王超后继有人。
陈巧茹:
最爱《越王回国》 王超又有新突破
王超的冲击“梅花奖”之战牵动着戏迷的心,也牵动着市川剧研究院全体同事的心。昨晚的演出后,王超十年的合作伙伴“二度梅”陈巧茹十分激动:“王超是我最好的搭档,最好的伙伴,最好的朋友!”
陈巧茹说,她和王超的合作开始于约10年前,从起初的折子戏到2006年的《欲海狂潮》,她一直对这位嗓音优美、扮相俊俏的小生十分欣赏。“王超先天条件很好,嗓子非常甜美,而且也非常会唱,在我们合作《欲海狂潮》后,我感觉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始从演员向艺术家迈进了!我觉得他的演唱、表演和人物塑造都非常细腻,综合素质非常高!”
尽管陈巧茹早就把昨晚的演出看过很多遍,但她还是看得非常入神。她表示,3折戏都是王超有代表性的好戏,但其中她最喜欢的莫过于《越王回国》。“王超的《装盒盘宫》很早就拿过全省大奖,文生中带一点武,他的表演把握得非常好,唱腔很美。《逼侄赴科》很有川剧特色,王超把文生的嗲演得很到位。《越王回国》我最喜欢!这折戏不光有文生还有武生,王超的人物刻画也非常好,不仅继承了蓝光临的传统,还有经过20多年积累而取得的突破,唱、演和人物塑造都很到位,是最有亮点的戏!”
“超粉”:
既爱优美的嗓音 又爱精彩的人物塑造
“80后”戏迷陈莹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青年戏迷圈子中,就有数十位喜爱王超的戏迷,名叫“超粉”,他们亲切地称王超为超哥,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观看昨晚的演出后,陈莹说,王超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超哥不仅唱功好,表达人物内心也非常细腻,他非常注重细节,所以很会打动观众内心。”陈莹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装盒盘宫》这折戏:“故事情节很有意思,超哥把陈琳既害怕又要保护太子的心理表现得非常生动,把握很到位!”
“90后”戏迷尹雪婷也是一位资深“超粉”,她笑着说,超哥不仅唱功好、演技好,还非常平易近人,所以才有他们这些忠实粉丝。“《黎明十二桥》那台戏让我对超哥印象很深刻,他嗓子特别好,人物塑造也很精彩。今天这3折都好看,《装盒盘宫》精彩在表现人物内心,《逼侄赴科》是川剧小生瓜、嗲、媚的代表,《越王回国》非常大气。我从超哥去年年底开始准备冲梅的时候就在期待今天了!”
王超告诉记者,他很快又会和喜爱他的观众再次见面,本月19日晚7点半,由王超主演的现代戏《岁岁重阳》将在成都艺术中心再次上演。
本报记者 祝丹妮 摄影 朱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