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阵父子兵 王超“冲梅” 儿子王裕仁串场助阵
http://www.newssc.org】 【2013-05-13 09:22】 【来源:成都晚报】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西片)激战正酣。昨晚,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超携川剧折子戏专场向梅花奖发起冲击。作为此届梅花奖中唯一的川剧人,王超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一人分饰三角,不仅展示了川剧高腔“帮、打、唱、做”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剧种特色,也展示了王超声情并茂、表演细腻、人物形象鲜明的艺术功力,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值得一提的是,王超的儿子王裕仁昨晚还亲临现场为父亲串场演出,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专业、到位的演绎让现场观众直呼道:川剧的明天后继有人啦!

  首度冲梅》》》

  王超以川剧小生惊艳全场

  作为此届梅花奖中川剧界唯一的一位“冲梅”者,王超的比赛引起了业内人士及戏迷们的高度关注。为了能亲临现场为王超“扎起”,许多戏迷早早来到演出现场守候。晚上7时30分,演出准时开始。第一折戏《装盒盘宫》,讲述了宋真宗时期《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王超扮演太监陈琳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他与宫人寇珠舍死忘生,救出太子。此次与王超搭档,扮演寇珠的是第25届梅花奖获得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玉梅。王超扮演的陈琳,在揭不揭开之间,在要不要打开捧盒之间,矛盾陡转而尖锐,在生死之间取舍。随着剧情的突变,剧情推动了人物,人物又强化了转折,大起大落,扣人心弦。王超把陈琳的权势与奴性的矛盾,对接、转换、交替的“一个人千面”的复杂心态,表现得一波三折又酣畅淋漓,使演出既有戏剧性、又有观赏性。第二折《逼侄赴科》,王超不仅展示了川剧高腔“帮、打、唱、做”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剧种特色,其声情并茂、表演细腻的风格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第三折《越王回国》是王超精心准备的一出戏。据了解,该折戏也是著名川剧小生蓝光临的拿手戏,作为该戏的唯一传人,王超从老师蓝光临手上继承了这个剧目。越王勾践是个亡国被俘的悲剧人物,又是一位复国兴邦之君。勾践在吴国受尽屈辱,竟然“尝粪疗疾”、痛心疾首;回国誓要发愤图强,报仇雪耻。王超演唱的勾践屈辱与复仇交织逬进,他的演唱热血激情,又层次清晰,尽量挥洒又步步衔接,螺旋式递升地表现了勾践的艺术形象。现场一位戏迷称赞说,“王超在继承这一剧目上,下了功夫,演出效果好。”

  赛后心声》》》

  “夺梅”不是终极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超的儿子、“小梅花”金奖获得者王裕仁昨晚以自己夺梅的折子戏《放裴》为父亲进行串场助演。《放裴》,节选自《红梅记》。李慧娘因游西湖之时,无意称赞裴禹“美哉少年”,引发奸臣贾似道的“羡慕嫉妒恨”,被斩于半闲堂。贾欲追杀裴生,李慧娘鬼魂相救,深夜去书房报信,助裴禹逃出贾府。演出中,虽然扮演裴禹的王裕仁只有14岁,但他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颇具风范,让现场戏迷是大呼过瘾。有戏迷甚至直呼道:川剧的明天后继有人啦!

  昨晚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为王超父子的精彩演绎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王超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并表示对昨晚的演出还算满意。据了解,王超17岁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表演班。17岁已经不是学戏剧的最佳年龄,但酷爱川剧的王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川剧。王超放弃学业,从射洪来到成都,开始了自己的川剧艺术人生。若干年后,当王超进入成都市川剧院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却迎来川剧最低谷的时期。迫于生存的压力,王超也曾有过心灰意冷的时刻,甚至还开了两年的出租车。但他最后还是未能放弃。重新站上川剧舞台后,王超开始“发狠”,决心用勤学苦练找回已经流逝的时光。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台柱子。王超告诉记者,他一直有个梦,这个梦想跟随了他20多年,那就是摘取戏剧界最美的那朵“梅花”。虽然目前还不知道结果,但在王超看来,能站上梅花奖的舞台展示自己,挑战自己就足矣。“今年两会期间央视记者采访我,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是拿梅花奖。现在想来,拿梅花奖只能算是我一个阶段的追求。如果这次能顺利拿下梅花奖,我必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一定要演更多的戏,不能辜负观众的期望。”王超说,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他有责任继承老师的更多知识,多挖掘像《越王回国》那样濒临失传的好戏,还要培养川剧新人,包括我的儿子。这次我专门喊儿子来给我的冲梅专场串场演出,就是希望他感受梅花奖,激励他上进。以前他得‘小梅花’的时候就给我说他以后还要得梅花奖,我非常期待那一天。”

  成都晚报记者 王平平 摄影 王红强

  今日展演

  沪剧

  剧目:《雷雨》 时间:19:30

  地点:西南剧场

  展演单位:上海沪剧院

  晚报送票

  拨打962111

  免费拿展演门票

  今日,沪剧《雷雨》将在西南剧场上演。今日上午10:00至10:30,拨打本报热线962111,就有机会获得这场演出的免费门票。(注:一个电话仅限一张门票)

  

[编辑:陈萍]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