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乡农民艺术团在凉水乡黄连垭村演出,上千人观看
四川新闻网南充2月16日讯(特约记者莫子君 记者苟安杰)
过去农村操办红白喜酒聚赌成风,如今在川北阆中、仪陇县农村,操办红白喜酒邀请阆中市金城乡文化站农民艺术团演出已成为山区农民追求的新时尚。2月14日,记者在南充仪陇县五福镇黄家村看到,阆中金城乡农民艺术团演出的两场精彩大戏,观看演出的乡亲们心里乐开了花。
歌剧《欢欢喜喜过个年》剧照
在阆中市金城乡,活跃着一支由乡文化站组织的农民艺术团。他们给偏僻山区农民送去精神食粮,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深山沟里一枝花”。
川剧绝活《变脸》剧照
金城乡地处阆中、仪陇两市、县交界处,过去农民文化生活枯燥,迷信活动猖獗、赌博成风,在这种情况下,金城乡文化站于去年初组建了农民艺术团,乡党委、政府投资10多万元,新建了文艺舞台,在乡文化站办公大楼设置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文艺节目排练室,并投资数万元添置了道具、服装、幕布、器乐、音响、流动舞台等设备。决心用健康、文明的自编自演节目占领农村业余文艺文化生活阵地。农民艺术团组建后,吸引了周边的妙高、凉水、玉台、金城及仪陇县大仪镇、先锋镇的22名农村文艺精英加入,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终于成功地排出了《劝夫》、《邱旺告贫》、《请长年》、《变脸》、《孝女争婿》、《拜寿》、《刘秀遇难》、《墙头记》、《玉匣剑》等30多个川北灯戏、古装川戏和现代戏。在乡文化广场首场演出时,观众达2000多人次,赢得阵阵掌声。首场演出后,邻近的10多个乡镇都争着请农民艺术团去演出。凉水乡古戏楼在“文革”中遭到损毁后,已中断45年文艺演出,去年6月,凉水乡党委、政府投资数十万元恢复、重建了戏楼子,邀请金城乡农民艺术团首场演出3个小时,谢幕后,观众无一人离去,还未过足戏瘾,一位来自妙高镇70岁的老大爷鲜俊德跑上舞台,拉着演员的手激动地说:“好多年没看戏了,今天真是过足了一把戏瘾,谢谢你们啊!”。
《逛新城》剧照
二龙镇精兰院恢复重建竣工后,请金城乡农民艺术团去演出,红土地村一位赌徒的妻子在看完川北灯戏《劝夫》后,激动地说:“你们演得好啊,让我丈夫今天在看演出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表示今后再不赌博了!”
2010年初以来,这个农民艺术团开始深入到仪陇、阆中两县市的数十个偏僻乡村巡回演出。他们自编自演的《只生一个好》、《超生游击队》等计划生育剧目,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在观众的欢笑声中宣传了国策。这个艺术团每到一处演出,都给那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歌剧《盼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剧照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金城乡农民艺术团专门编排了一台节目,如花鼓词《十八大精神指方向,齐心协心建成小康》、快板《改革开放好,家乡变了样》、歌剧《欢欢喜喜过个年》等十多个舞蹈、歌剧、器乐合奏、唢呐独奏、相声、小品等节目,深入乡村开始演出,让农民群众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领会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节目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深受山区群众喜爱。同时,这个农民艺术团还编排了一台精彩节目,参加了阆中市“2012农民艺术节”汇演。
川北灯戏《劝夫》剧照
三年来,金城乡农民艺术团踏遍了阆中、仪陇两市(县)边远农村的山山水水,演出近百场,创收数万元,目前,这个艺术团又配备了2名兼职编剧,正在编排川北灯戏《滚灯》和川剧《铡美案》,努力提升节目质量,为边远山区农民送去更多的文化大餐、心灵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