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省川剧院:流光溢彩数风流》2012 年 7 月 27 日四版
摘要:成立于1960年的四川省川剧院,是四川省振兴川剧艺术的重要基地。四川省川剧院在川剧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路。成为了一位在现代化市场大潮冲击下孤傲但并不孤独的文化守护者。
川剧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12月26日上午8点,记者联系到排练前的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经过又一年的忙碌,陈智林对川剧的感悟也越来越透彻、大方:“这一年来我们为川剧振兴努力了很多,也进行了精彩的演出。我的感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非常有受众的,也需要很多关注。”
12月底,省川剧院的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巴山秀才》将在全省各地进行数十场巡演。“这次巡演和省纪委签订了合约,由他们出资埋单。《巴山秀才》虽是历史题材剧,但也是典型的反腐题材剧,幽默又发人深省。”陈智林告诉记者,《巴山秀才》这样的大戏,舞美道具人员成本都很高,光靠售票很难收回成本。有了这样的合作,《巴山秀才》才有更大的舞台,全省各地也会有更多的观众看到这出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
明年,由卢森堡大剧院投资,中国、法国、卢森堡三国联合出品的神话川剧《镜花缘》还将前往欧洲巡演。而以这一生产模式为范本的下一个剧目正在商谈中。
不过困难是依然存在的,这一点陈智林也毫不隐晦,他说现在川剧振兴最缺的不是观众,而是缺乏主流话语权的支持,川剧没有自己的话语途径,中国所有的戏剧大省都没有自己的戏剧频道,对这一处境的改变陈智林也寄于希望有所改变。
四川工人日报记者 赵正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