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逸冰
![]() |
世间,了得一个“情”字,“噫而风飞,怒而河奔”(汤显祖语)!戏台,了得一轮明月,喻人,寓情,喻史,月照人心,心存明月!川剧《峡江月》,了得一名江小月,月小大江流,细浪巨涌洪波游,泪飞涛声起,峡山伴月久……
一、世界是一本女人的书
这出由重庆三峡川剧传承中心演出的新剧目(编剧雨林,总导演查明哲,导演张平、张承志,主演谭继琼),最令人感叹的是,主人公江小月的一部多舛的爱情史,竟然记载着大革命时期英帝国主义的无耻罪行,翻腾着抗战岁月的热血烈焰,演绎着打倒反动派的前赴后继,家与国相融,个人与时代相缀,深情与远志相生。⻛云变幻,让她这个江边客栈的小妇人,竟如一滴清泪投入江涛,轰然豪迈地卷入涡旋,吼叫着冲向前去。或许,我们由此想到卢梭的那句话并非夸张:世界就是一本女人的书。
难道不是吗?请看与她命运有着深度交集的三个男人,先后是丈夫(陈老三),恋人(水老大),伴侣(刘望)。
![]() |
陈老三属于该剧的前史,却是主人公爱情历史的起点:1926年,万县发生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九五”惨案。就在北伐革命军节节胜利的时刻,英帝国主义竟然以种种借口,悍然派出军舰炮轰万县平⺠,造成了众多无辜百姓的伤亡。而江小月的丈夫陈老三就死于这场惨案,“想当年横祸天降一刹那/失去丈夫毁了家/⻩葛树下常思念/四度春秋你恩我爱连理结子夫唱妇随有说有笑把手拉”。
主创的这一精心设置,为全剧的架构和主要人物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根基,成为戏剧冲突发生的原点: 1. 男主人公水老大,是陈老三的同生死的老友,女主人公在寻找废墟中的丈夫时,救出了水老大,这就成了她与他情感的渊源; 2. 水老大与女主人公真诚相待,无私相助,命运与共,非常自然合理; 3. 正因如此,女主人公与水老大的情感深层也带有原发性的,似乎是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她毕竟是他的“小嫂子”呀......然而,这也正是他们之间真挚情感的试金石,大大深化了主要人物心灵的挖掘,大大丰富了主要人物精神世界的呈现。
主人公生于斯⻓于斯,命运注定了她个人的荣辱甘苦与国运的强弱盛衰紧密相连。
![]() |
沿着这样的构思轨道,主创将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水老大(也是与她命运中的第二个男人)的爱情篇章,同样设置在全面抗战的洪流之中。随着抗战形势日趋严峻,水老大和船工们投身于企业物资大⻄迁和伤员运送的救亡运动。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夜以继日地在险⻛恶浪中,在日寇⻜机轰炸的弥漫硝烟中,奋不顾身地抢运。而在岸上迎接这些“桡夫子”的女主人公江小月和妇女们忙不迭地为伤员换洗纱布衣物。这就是这段美丽爱情绽放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点的典型环境。
![]() |
同样,女主人公与其命运中的第三个男人的设置也是在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特定时期——⻓期暗恋着女主人公的客栈伙计刘望虽然自愧不配,却又绝不甘心,在水老大壮烈牺牲后,历经了10年的不离不弃。在反内战、反抓丁的斗争中,他和女主人公一道,配合川东游击队,用智用谋,从反动派魔掌中救出四个年轻学生,他本人为此而英勇献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得到了女主人公江小月由衷的热爱。
一个女人的情感历程,竟折射出半部中国现代史。
或许,这正是这部川剧的珍贵价值——艺术以自己的形象的感觉方式概括了时代。正如雨果所说:“剧场是一个视线的集中点。凡是世界上、历史上、生活中、人类中存在的,一切都必然并且也能够在那里反映出来,但要在艺术的魔棍下才行。”(《<克林威尔>序言》)这个“魔棍”就是艺术的,精彩而又锐利的概括力。
![]() |
问题是,《峡江月》这样艺术的精彩而又锐利的概括是怎样实现的?回答是,主人公及其与主要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命运。在这个命运里,令人感叹不已的是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蕴藏着怎样强大的意志、品质和力量。
1. 她心如大地,承载着一切苦难。她说,12年来,英军炮舰打万县,三哥冤死,她母子相依为命,“独营客栈,⻛来雨去,墙垮屋倒,恶人欺压,都是我苦苦支撑咬碎牙”。
2. 她内心无以对外人言的煎熬,只能默默地独自吞噬。对水老大,她说“十二年他帮我母子无二话/十二年挡灾除祸常靠他”。虽然“相知相望十二年/这个男人值得许”,但在封建宗法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压迫下,那“小嫂子”的叫声,令人“满心都是酸”,这道内心的高坎,似乎无以跨越,只能用“把一切都搁在心头”聊以自慰。女人的伟大都是痛苦哺育出来的呀!
3. 然而,当她听到水老大的心声,“如今已然桡夫身,近年顷刻生死挂”,唯恐自己死于抢运物资和伤员的奋斗中,致使心上人江小月再成新寡......也就是说,水老大已然随时准备为抗战而献身了,这是一个怎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正是这句话,像重锤一样砸开了大⻔,让那个“情”字真的就“噫而⻛⻜,怒而河奔”了!女主人公终于用整个生命爆发出了那句真心话:“你(抢运)回来,我就做你的女人!”
![]() |
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承载担待,一个女人的坚韧忍受,一个女人的炽烈燃烧。就是因为我们拥有无数这样的妻子、母亲,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扛住了令人窒息的厄运,与男人们一起, 熬过了一程又一程黑夜的磨难,才是我们赢得了历史的胜利与未来的希望。
二、月如诗魂照无眠
川剧《峡江月》的唱词显示了本剧的文学格调,有的尽得古诗词的典雅,譬如,赞叹女主人公江小月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赤诚,借歌女小茉莉的口,唱出“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还有的,在⺠歌样式中吸收古诗的典故,如借用⻄晋刘琨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表现水老大对女主人公真挚的爱:“痛淋漓/情悠悠/峡江汉子铁打就/一⻅她就成绕指柔。”然而,在全剧唱词中,更多的是张扬着四川⺠歌的魅力,那就是智慧、幽默、机趣、豪迈。譬如,“妹是明月在天上/中间隔了万里云/我在心里打口井/水中常有月儿明”。再有,“舀来三尺浪/满碗是酒香/我若捐国难/凯歌唱船帮”。如果说“心里打口井”是那样的机趣,那么“舀来 三尺浪”又是何等的豪迈!第三场的那首山歌,概括了全剧表达主题思想的总体意象:
峡山高,云遮月,
峡江千年唱圆缺。
但得天清地明时,
皎洁最是峡江月。
“峡江月”的题眼是“月”。导演和舞美艺术家们牢牢地抓住了“月”,正是这月色的阴晴圆缺,让平凡的舞台变得神奇起来,把整个戏变成了一部哲理性很强的诗史。而舞台上的月亮形象,则是活化了杜甫的名句“月涌大江流”,把今古的“月与⻓江”通汇起来,让川剧《峡江月》 中的月亮变成了神奇的意象,戏剧的情境,主观的情怀,客观的解读,诗歌的氛围,世情的映像。我们仅以女主人公与水老大的戏剧关系的建立和衍化来看“月”的妙用。
水老大攀着船的主桅豪爽地行至江中,月亮虽然显示半暗,却染上了玫瑰色,这是女主人公的生命希望,12年来的所依所靠哇!待到女主人公在有限距离内,曲意表达内心情愫,为水老大分忧解困,让水老大把自己的老⺓(小孩子)放在客栈,“我帮你照顾”。水老大心有灵犀,十分兴奋地说:“那我就巴(望)到老⺓有个家啰!”岂止是老⺓(小孩子),更是他水老 大的巴望啊!此时,月亮露出了完整的全月——这是有情人最切实际的巴望:家。同时,这也是表达了善良的观众的“巴望”啊!这个“景”的变化不仅是解读,还是台上台下情绪的交融。
![]() |
作为全剧华彩乐章的第三场、第四场,月亮是这样变化的:在三叔公所代表的宗法势力的逼迫之下,女主人公经历了低沉晦暗的心境,挑担追来,退回水老大的求婚聘礼,准备归位到 “你跑船/我开店/水陆各有各的天/命中无有需认命/流水落花莫相缠”。此刻,圆月早已呈现巨大的弯月,犹如锐利的镰刀,任凭怎样缠绵悱恻的情意都要一割两断。即便如此严峻,多情的水老大依然准备“再等十二年”(真是生命有限情无限啊)。绝望之余,他们各自袒露内心的纠结难解的“坎”,水老大早就准备“顷刻生死挂”,却唯独害怕心上人“又遭苦命再守寡”。此言一出,犹如核聚变(心心相印),陡然间,两颗忠贞的心灵化成一颗火热的心,峰回路转,出现新天地。那中天悬挂的月亮好像是他们的心灵,如镰的半月骤然变成了猩红的圆月,那正是生命之火燃烧的战地爱情啊!
如此,《峡江月》的“月”已经不是月亮了,而是全剧戏剧动作灵动的象征,更是全剧的诗魂。
或许这是“新世纪杰出导演”(《中国戏剧》杂志精选出来的)查明哲在《峡江月》中最精当的创造。
![]() |
当然,《峡江月》还有精益求精的余地。比如,第二男主人公刘望在全剧结构中应该具有 的重要作用尚未被主创察觉,致使这个人物在全剧的后三分之一陡然由配⻆变成主⻆而缺少必要的逻辑依据。否则,全剧前后的断裂之感从何而来呢?
重庆万州川剧艺术家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几经磨砺,全身心地为广大群众贡献出《峡江月》这样颇有个性光彩的作品,值得敬重。期望在今后不断演出的实践中,《峡江月》获得更大的进步。
(本文原载《中国戏剧》2022年第5期。作者系剧作家、戏剧评论家)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