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表演川剧
http://www.newssc.org】 【2023-11-20 14:43】 【来源:晚霞报】

作者:吉祥

“当凑当凑当凑……”开场锣鼓声中,我们扛着红旗,拿着战刀,迈着轻快的台步,粉墨登场了!

在台上展示了一圈后,我们呈外八字分列在舞台的两侧,每边有两个拿旗的男兵和两个拿刀的女兵,男兵站前面,女兵站后面。我演的女兵,站在左侧。

在我所站位置的前面,主角穆桂英头戴金冠双翅,脑后斜插凤翎毛,身穿锁子连环衫,外套一件锦战袍,她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是那么优美,让我忍不住也入戏了,仿佛自己已穿越到了宋朝,正跟着穆桂英保家卫国。

这是我第一次登场表演川剧,虽然是群众演员,但还是很兴奋。其实我以前一点也不了解川剧,也不喜欢听戏曲。但我有个多年的朋友田姐,是成都某个民间川剧组织的团长。有了这层关系,我就想穿戏装感受一下,最想演的是那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角色,比如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丫鬟,或其他背景式的人物。田姐也给我安排了几次机会,但都因为时间不合适,不得不作罢。这次重阳节到敬老院义演,我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次田姐很“豪气”,给我安排的不是丫鬟,而是威风凛凛的女兵,并且不是站着不动的,是要走台步、念台词的,虽然台词只有一句——当穆桂英说:“传穆瓜!”我和其他人一起用四川话喊:“传穆瓜!”

由于这次演出要走台步、念台词,所以我就跟着田姐去排练了两次。到了现场才知道,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川剧。跟着大家一起排练,让我对川剧有了一些了解和喜爱,知道了川剧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传统戏剧,它不只在川渝地区流行,在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也很流行。

我参加排练时,看到团里都是老年人,演拿旗的男兵和拿刀的女兵,以及演穆桂英和穆瓜的演员都是老演员,就我还算年轻点。这次我演的是“二刀”,就是第二个拿刀出场的人,“头刀”是位走路说话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老阿姨,已经81岁了,她说我比她的小儿子还小。

敲乐器的老师很多,年龄也比较大,个个都会“帮腔”。在这里,我也见识了演一场川剧竟然需要那么多乐器:堂鼓、大锣、小锣、小鼓、大钹、唢呐等。乐师万老师和林老师都非常乐意给我讲解每种乐器的用处。

我还知道了,在川剧演出时,控制节奏的不是台上的演员,而是乐师,什么都得听乐师的,他怎么敲,你怎么唱。这点跟京剧还不一样,京剧是乐师跟着演员走。

其实川剧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演出当天,团里就出现了两位年轻男演员,一个演穆瓜(本来是个老大爷演的,临时换角),另一个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清唱了一段川剧。

这是我第一次川剧演出,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化了妆的川剧表演。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