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 神往 心往——观川剧《梦回东坡》有感
http://www.newssc.org】 【2023-11-14 10:41】 【来源:晚霞报】

作者:苗勇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一台川剧,陶醉开怀。苏东坡是四川的文化标杆和代表人物,四川深厚文化底蕴的奠定者之一。应好友陈智林邀请,11月1日晚,观看了首场由他担纲主演的川剧《梦回东坡》,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究其根源是向往、神往、心往得到满足。

——选题自带流量,名人演绎名家,令人心生向往。苏东坡诗、文、词、画无一不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本身就自带流量,在北宋时期就是“网红”,魅力经久不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苏东坡的名句,去年上半年还专门对三苏祠进行了考察。“说不尽的苏东坡”早已成为四川千年以来“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骄傲和文化精神图腾。陈智林是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他以苏东坡为选题,让川人走进川剧,用川剧演绎川人,找准了发掘四川传统文化、激活四川文化潜力的爆点。

——构思独具匠心,奇人讲述奇事,令人悠然神往。苏东坡一生特具传奇色彩,正如他《自题金山画像》总结一生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何才能讲述好东坡故事?这需要匠心独妙。《梦回东坡》采取以梦中追溯过往的形式,融入了散文的叙事手法,用八场剧再现了苏东坡人生中的重要事件,重点讲述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的故事,也讲述了他在四川的人生过往,用与众不同的创意构思,用川剧特有的轻松幽默形式,让观众看到一个乐观、豁达、幽默,有血有肉、有烟火气的东坡形象,切实感受到了他的独特人格魅力,读懂了川人独有的幽默精神和人生特质。看完该剧,我最大的感悟是:苏东坡在文学上是天才,但没有天才惯有的极端性格,即便经历了宦海沉浮,他在生活中仍然是鲜活、可爱的,应该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有趣的灵魂”。

——语言自带川味,川话塑造川人,让人神醉心往。台上台下传承忙,戏里戏外乡音好。该剧的语言选择了讲川话,还不时插入方言俚语,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审美张力。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认为地方的才是大众的,特色才能走得更远。《梦回东坡》融入了烟火味儿十足的四川方言,更加拉近了川剧和观众的距离,让川剧更有川味,也让苏东坡更有川味,以独特的川音给苏东坡打下了浓烈的四川印记。

同时,剧中一些演员表演技艺精湛,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创新,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感染力强。总之,《梦回东坡》是成功的,既有底蕴,又接地气;既让观众深受教育,又觉得好看好耍。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