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民间艺术的瑰宝,熠熠生辉的明珠。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的基地,传承川剧艺术的乐园。“一校一品一特色”,是南门小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川剧特色教育学校”,是南门小学特色教育欣欣向荣的诗篇。
近日,南门小学举行了以“川剧靓校园 国粹润童心”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展示活动,该校师生1400余人参加活动。
粉墨登场,校园欢唱。川戏演绎,妙喉婉转,舞乐天籁。川剧乐器与音乐的碰撞,川剧器乐演奏队、唢呐社团应乐而生。勤学苦练间,孩子们既能如乐队般合奏出气势磅礴的乐曲,也能吹奏出荡气回肠的空谷清韵。川剧脸谱与美术的融合,诞生了川剧剪纸、川剧绘画的神奇美学魅力。川剧戏帽、川剧云肩、川剧泥塑交替的劳动课堂,让孩子们体验了“劳动与美,美美与共”的劳动素养。川剧形体动作与体育的巧妙结合,绽放出戏剧与锻炼为一体的韵律操之花。川剧“变脸”传习的引进,师生师出同门,戏剧进校园,传承植沃土。川剧声乐的灵动,川剧美学的静谧,川剧形体的优雅……彰显出南小师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文化魅力与树立文化自信、弘扬家国精神的情怀。
近年来,南门小学根植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学生精神根基。自2019年起,川剧作为学校传统文化课题的拓展与延伸,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孩子们的成长。南门小学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川剧训练室、配备川剧演奏乐器、购买专业川剧表演服装等,在犍为县文化馆的指导下,形成了专业化的川剧教学师资团队,拉开了川剧走进南门小学的序幕。
“川剧进校园拉近了川剧与全校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川剧热’。”南门小学副校长黄丽介绍道。学校通过策划多层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和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品牌,进一步丰富了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师生文化自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川剧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喜爱。
2021年,南门小学编排的川剧节目《川剧折子戏—桂英打雁》在犍为县艺术节表演中崭露头角,随后受邀赴成都参加第18届中国西部博览会展演,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2年,学校在“戏剧进校园”活动中作为乐山市第一批“嘉阳河”川剧艺术传习展示基地学校接受授牌。
在多元的课程建设中,南门小学为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以“川剧”元素为主线,整合多学科教学,形成了特色化的川剧系列课程。传承与创新珠联璧合,让南门小学师生在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越发明媚动人,南门小学“川剧”办学特色这张名片愈发耀眼闪亮。
南门小学校长明森表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南门小学美育教育的重点,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做好川剧文化的普及,同更多川剧艺术家合作,携手打造好学生川剧课后服务社团,力争创作出更多校园精品川剧节目,彰显南门小学川剧文化的魅力。
来源:犍为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斯捷 通讯员: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