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14稿妙笔生花,探寻川剧版“觉醒年代”创作新维度
http://www.newssc.org】 【2022-12-13 16:21】 【来源:泸州市非遗所 】

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现代川剧《潮起大江》将于12月16日在成都正式首演。首演倒计时8天,今日探访幕后编剧怎么说。

12月5日,在泸州市江阳艺术宫,川剧《潮起大江》的演职员们,正在一遍遍排练、走位。编剧姜薇、王梦姣在一旁认真观看演员们排练,偶尔也会走上前去与导演交流、讨论。

编剧:姜薇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青年编剧,《戏剧家》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创作有大型现代川剧《蜀道行歌》、新编革命历史川剧《潮起大江》,小品《全新旅途》《听我一句劝》《起跑线》等,作品见于《戏剧家》《戏剧之家》《中外文艺》等。曾获得“戏剧中国”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戏曲类“潜力剧本”、小品类“优秀剧本”等荣誉。

编剧:王梦姣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青年编剧。创作方言小品《思想准备》发表于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办《戏剧家》杂志,收录于2020年四川省文联《四川脱贫攻坚书系—艺术卷》;合作改编创作都市爱情电影《麻辣双城记》;合作完成歌舞诗《红军伞》。


关于创作,编剧说


为了改编好这部剧,开启了现代川剧《潮起大江》三年多的创作之路,一直坚持循着深入生活的方向在努力。

在剧本创作阶段,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线下座谈交流、观摩交流学习的形式,在川渝多地开展采风调研活动,学习《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简史》,阅读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原著。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故事,翻阅书籍,观摩学习电视剧《觉醒时代》《走进共和》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在这三年中,四川省剧目工作室、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多次组织省内资深专家召开剧本研讨会、论证会,经过不断地采风学习、实践积累,三年数易其稿,于2022年夏天修改到第14稿。

原著近十万字的广播剧具有时间跨度大、情节线索密集,含有众多真实历史事件及真实人物的特点,这为川剧文本改编创作带来了巨大难度。即便现在互联网信息发达,能随时获取各类即时信息,但是编剧如果没有深入生活得来的创作体验,剧本终究会显得太过浮躁。于是,为将那一段段不曾被当代观众熟知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将西南一隅的社会风貌和人间世态具象化地展现给观众,在创作初期剧本后,开启了两年多的采风调研之路。

这三年,川剧《潮起大江》从一颗幼小的种子开始萌芽,得到了诸位专家的支持和爱护,2022年该剧获得四川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资助。目前,该剧通过紧锣密鼓的排练已具备搬上舞台的条件,叙府、泸州等四川多地的红色文化记忆也将于12月16日在四川歌舞剧院呈现在观众们面前,力争让这台川剧版的“觉醒年代”故事在四川乃至全国戏曲舞台上绽放红色光芒。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