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腔中传承文脉——记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
http://www.newssc.org】 【2022-12-08 09:52】 【来源:自贡网】

自贡网记者 周姝

12月3日、4日,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余音绕梁的川剧唱腔从彩灯公园大广场传了出来。由市川剧艺术中心演职人员们带来的送戏下基层活动在此举行,为市民点燃寒冬中的精彩。

“现在在自贡,戏迷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市川剧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蒋刚告诉记者,自贡川剧不仅有“月月演”活动,还将川剧舞台搬进了景区、社区、乡镇、工矿、企业、校园等基层一线。特别是在今年还创新推出了“云上”讲座、川剧“云展播”,通过新媒体、融媒体方式开展戏曲推广和宣传。

不仅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川剧剧目也不断丰富。市川剧艺术中心每年都会挖掘、整理折子戏近20余个。去年,更是将课本上的寓言故事搬上了舞台,首次推出川剧课本剧《中山狼》,并将把川剧课本剧作为一个系列品牌来进行打造。蒋刚坦言,把川剧和课堂教学相融合,以孩子们熟悉的课本故事来弘扬传统戏曲,无疑会更吸引孩子们的关注,让川剧更好地得到传承发扬。

近年来,在各大赛场上,我们也能看到自贡川剧演员的身影。在2022年第二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由自贡川剧委培班黄菁、廖乙丁等9名学员参演的川剧折子戏《穆桂英打雁》,被授予“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这是2009年自贡川剧演员朱梦婷、陈宇辉摘得少儿戏曲最高奖“小梅花”奖后,自贡川剧在该活动中的一次集体绽放。就在刚刚落幕的四川省第六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中,市川剧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员们抱回一二三等奖各一个。

能够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摘得全国“小梅花”等奖项,这源于自贡川剧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去年,中心招收了30名后备人才,委托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开启为期四年的川剧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分为川剧表演、川剧打击乐、川剧帮腔、川剧弦乐四个专业,将为自贡川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在送戏下基层、“月月演”等活动中,将更多新人推向主演舞台,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戏剧的大舞台前。

“川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应该保护好传承好,做到‘出人、出戏、出精品、走正路’。”蒋刚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也为传统戏曲尤其是我所从事的川剧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