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记者从泸州市实验小学城西学校获悉,该校泸州河川剧皮影工作坊提供的美育作品在江阳区“喜迎二十大·童声颂党恩”美育展评活动中脱颖而出,将代表江阳区参加泸州市美育展评活动评比。
据了解,城西实小于2021年启动“童戏皮影”泸州河川剧皮影工作坊的筹备工作,2022年建成,致力于打造泸州河川剧进校园优秀实践基地。工作坊场地面积 180 平方米,分为教学区、皮影戏台、活动交流区三个功能区。学校组建了8人师资以及60余名学生组成的传习队伍,以课后服务课程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皮影技艺教学和实践活动。工作坊本着传承和创新泸州河川剧皮影艺术的思路,一方面传习泸州河川剧文化、四川皮影戏传统制作手法及表演艺术,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研究与开发经典传承与时代创新相融的课程及专题,探索开发特色旅游工艺品、文创产品等。画稿、过稿、镂刻、敷彩,最后装订成型。11月18日下午,记者在城西实小的“童戏皮影”工作坊看到,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仿皮材料为媒材,认真地学习、制作皮影,从颜色、纹样、造型、工艺四方面探究皮影的艺术特点。《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骑着大马的状元、可爱的小猪佩奇、各种川剧脸谱……很快,学生们的作品出炉,形象逼真,让人耳目一新。“欢迎大家来到‘光影小剧场’,下面请观看皮影戏表演《报恩记》。”随后,师生们还进行了妙趣横生的皮影戏表演。“看,我们的工作坊大到背景墙、展板、展示架,小到各类艺术展示作品,无一不出自学生之手。同时,我们通过绘画、雕刻、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学习四川皮影夸张的造型及色彩的运用。”副校长杨玉梅告诉记者,在生动有趣的皮影制作与表演实践中,学校把“娱人与育人”相结合,研习非遗传统戏曲与手工技艺文化精粹,致力探索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实现美育的价值引领。
为了更好地将四川皮影与泸州河川剧相融合,将艺术教育与非遗文化相融合,城西实小“童戏皮影”工作坊除了每周二、周五开课外,还多次组织学生走进各个非遗基地实地参观,认真倾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解,观看川剧演出,感受唱、念、坐、打真功夫。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形式让学生探索皮影戏之趣,体验文化与技法相融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创作的魅力。正如校长李德平所言:“我校的‘童戏皮影’工作坊要让传统民间艺术在新的教学语境中‘活’起来。”
关于工作坊的发展,学校党总支书记朱发华表示,该校正着手从专业课程(课后服务)、融合课程(与美术课融合)、实践课程(拓展实践)几个方面逐步普及到全校学生。学校是民族艺术的热土,“童戏皮影”定能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让艺术之花绽放校园。
川江都市报记者 王彦容 摄影报道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