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一条嘉陵江,穿流川渝千年文脉,生生不息。一首《嘉陵江赋》,古今对话交融巴蜀人文与自然。11月10日下午,作为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的配套活动,“美丽四川”音你而来发布活动在阆中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为大会而作的原创歌曲《嘉陵江赋》。大家跟着歌曲悠扬的旋律,寻着嘉陵江蜿蜒而柔美的视角,鸟瞰充满生命力的壮阔巴蜀文旅走廊。
![]() |
《嘉陵江赋》MV截图。
川腔川情古今对话
杜甫诗词配歌赋,邀请川剧来“点睛”
滴滴细雨落在小巷屋檐,涓涓水流沁润在百姓心间。歌曲《嘉陵江赋》一开头,就是温柔的细雨声交织着灵动水流声,远方飘来笛声阵阵,古色古香的歌词和旋律,把大家带入江边梦乡……这首歌的总统筹付佩文回忆,歌曲最开始是围绕嘉陵江和阆中古城发散开来,因为它们都有着很浓厚深远的历史人文气息,所以就想制作一首符合嘉陵江阆中古城的古风歌曲。
![]() |
《嘉陵江赋》MV截图。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但与一般的古风歌曲不同的是,这首歌不仅歌词如诗般唯美,还特别加入了川剧元素,彰显着四川独特的文化地域基因。川剧演员刘稣用川腔一亮嗓,川音川情唱出歌曲的道白,让浓烈的四川风格扑面而来,如同整首歌曲的“点睛妙笔”。
更有意思的是,川剧演员念白的“歌词”,其实是唐代“诗史”杜甫在阆中写的七言古体诗《阆水歌》,而“阆水”在古代便指的是嘉陵江,表达了他对此地山水的喜爱。整首诗用词精炼成熟,是杜甫同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主题和篇幅长度都与这首歌曲非常契合。
时空变幻赏文旅之美
巴蜀“青绿”点染千里江山
时空变幻,视野变得开阔,巴蜀大地在一片片绵延的翠色中点染着祖国千里江山。“一盏渔舟映晚霞,市井延绵雾中山,翠色林撩惹月儿划波浪,好风光。”在歌手虎虎看来,这首歌唱起来非常有画面感,“在歌曲里可以感受到江边的风,可以看到中天楼的美,可以感受到古镇带给你的那种市井生活和烟火气息!特别是下雨中的古镇,炊烟袅袅!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和美好!”
其实这首歌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缩影。嘉陵江是贯穿巴蜀文旅走廊的飘带,巴蜀大地是孕育歌曲的现实土壤,在这片创作热土上,四川音乐人还将踏歌而行,发现巴蜀山川之美,带大家一同在歌声中领略巴蜀之美。
附:《嘉陵江赋》歌词
演唱:虎虎
词:渝天川
曲:渝天川
川腔道白词:唐·杜甫《阆水歌》
川腔道白:刘稣
编曲:蔡文玺
混缩/后期:蔡文玺
制作人:渝天川
SP:通音浩乐
监制:黄采盈
出品方: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歌:
青色的砖 朱色的瓦
游人闲吟穿小巷
中天楼远眺锦屏桃花
江边风吹进梦乡
一盏渔舟映晚霞
市井延绵雾中山
翠色林撩惹月儿划波浪
好风光
副歌:
江畔垂柳拂水 雁嬉塔下
此东流去何方
酒留醉人的客 含烟的蓝
我于古城寻处它
川腔道白1: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
更复春从沙际归
主歌:
青色的砖 朱色的瓦
游人闲吟穿小巷
中天楼远眺锦屏桃花
江边风吹进梦乡
一盏渔舟映晚霞
市井延绵雾中山
翠色林撩惹月儿划波浪
好风光
副歌:
江畔垂柳拂水 雁嬉塔下
此东流去何方
酒留醉人的客 含烟的蓝
我于古城寻处它
江畔垂柳拂水 雁嬉塔下
此东流去何方
酒留醉人的客 含烟的蓝
我于古城寻处它
驿楼再与你相望
川腔道白2:
巴童荡桨欹侧过
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
阆州城南天下稀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