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着力打造廉洁文化川剧《青山依旧》
http://www.newssc.org】 【2022-05-11 13:24】 【来源:全景遂宁】

黄峨故里花如锦,优良家风永流传。日前,大型“家廉文化”历史川剧《青山依旧》已进入响排阶段。该剧聚焦黄峨家廉文化,以遂宁“本土教材”讲好清廉故事、传播廉洁文化。

深挖资源 再现500年前佳话

川剧《青山依旧》讲的是明朝大才子杨慎和大才女黄峨的故事,寓意精神永志、初心不变、风范长存、千秋大义。

杨慎,四川新都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就是写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大文人,剧名也是借用了他的《临江仙》中一句。黄峨,四川遂宁安居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杨慎的妻子。

《青山依旧》由省文联、省川剧院和遂宁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支持推出,由安居区委区政府出品,遂宁市川剧团倾力承制。讲述了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推行维护国家统一的“改土归流”政策时代背景下,因犯上获罪而流放云南的杨慎与夫人黄峨恰逢民间叛乱,夫妻二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襄助当地守军和开明土官,几经曲折最终平叛,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故事。在这场波诡云谲的滇中惊变中,以黄峨亲手制作赠予杨慎的一根筇杖,串联起黄氏“清慎”家风和杨氏“四足”“四重”家风,突出表现了在家国大义面前黄峨重“公义”轻“私情”的胸襟和杨慎“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情怀,为当今世人树立了为人为官和家风传承的典范,起到“以史为鉴,正风尚廉”的作用。

安居区高度重视《青山依旧》剧目创排工作,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顾问的组织机构,多次专题研讨,由成功商演过廉政川剧《苍生在上》的遂宁市川剧艺术团倾力打造。

为适应市场并贴近时代,《青山依旧》采用传统川剧与民族歌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主创团队组建上,由国家一级导演蔡雅康倾情执导,著名作曲家王文训谱曲,邀请国家一级演员刘世虎、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虞佳出演男女主角,力求通过跌宕起伏的人物经历、感人肺腑的家廉故事、正能量的叙事表达、引人入胜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近500年前的一段家廉文化佳话、一篇家国大义传奇,力争6月在2022中国廉政文化·遂宁论坛上进行展演,广泛宣传黄杨门风,弘扬天府优良家风,让好家风成为广受推崇、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别开生面 打造清廉文化艺术盛宴

“在接触本剧之前,是杨慎和黄峨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我。”国家一级导演蔡雅康说,12岁的黄峨初识杨慎,20岁如愿以偿,与30岁杨慎婚配,二人举案齐眉、诗词唱和、琴瑟和鸣。杨慎“大礼议”事件后被贬云南,黄峨亲送丈夫,江陵分离、洒泪惜别,天各一方,诗词歌赋传达相思之苦,感动明朝百姓,纷纷抄录诗集,一时洛阳纸贵。杨慎72岁病故,灵柩从云南运回四川,黄峨泸州迎接,扶棺恸哭,感天动地。10年后,黄峨72岁,随杨慎而去,合葬于新都。

在接触到这个剧本后,蔡雅康深入考究,他发现杨慎和黄峨还有一段协助平叛的故事,《明史·杨慎传》记载:“闻廷和(杨慎父)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杨慎被贬地,今保山),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

杨慎和黄峨才华横溢,受人敬仰。杨慎被谪贬云南永不赦免,心中难免有些怨气。但看到刀兵突起,百姓受难之时,仍然不顾性命安危,冒着被叛军截杀、被朝廷治罪的双重风险,毅然出手,大智大勇,平息叛乱。这担当、这胸怀,蔡雅康深为感动。恰好,遂宁打造廉政文化,安居重点打造家廉文化,杨慎和黄峨身上体现了为民担当的家国大义和优良的家风传承。这出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了剧本创作,易稿达21次。

该剧在表现形式方面坚持“守正创新,现代表达”。“我们用川剧的艺术形式来演出。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川剧艺术,川剧艺术是讲好四川故事的最佳载体。本着修枝不挖根、移步不换形的原则,遵循川剧假定性和写意的美学原则,以变形传神的创作方法和意想性、虚拟性、程式性的表意形式,创造诗意化的艺术形象的戏剧艺术,追求艺术形式的个性化独特性,保留传统戏曲元素,体现现代艺术的美致,传承创新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要赋用川剧的韵味,契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表现本剧的文化内涵,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蔡雅康说,该剧主要故事发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也会延伸到昆明、安居。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貌、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民俗为该剧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这出戏要搞‘三民主义’:要向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风俗伸手。做到丰富多彩,好看养眼。”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家廉文化历史川剧《青山依旧》还在不断完善打磨,将以最好的姿态呈现,一场展现廉洁文化的艺术盛宴、一堂文化铸魂的现实教育课将于不日与观众见面。

来源:全景遂宁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