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中江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的名字已经化为一种“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成为中江人的红色基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江人以极大的毅力创作、编排了大型川剧《黄继光》,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川剧武戏中的程式和技巧,来表现现代战争,是川剧艺术的重大创新。
![]() |
作为县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的赵义华,已经在川剧《黄继光》中演绎英雄近四十年了。
赵义华希望观众能通过他的表演,感受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近年来,县戏剧曲艺家协会在传承川剧非遗文化上,积极推动川剧进校园活动。
作为中江县少儿戏曲传承基地的黄继光红军小学,也希望以戏剧曲艺形式去讲好黄继光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 |
双方一拍即合,川剧黄继光的扮演者赵义华和黄继光红军小学的老师们便携手创作少儿版的川剧《黄继光·扑堡》。经过他们反复的推敲和打磨,编排方案最终确定下来。接下来,便是对小演员们进行训练。抠动作、调音调、纠发音……排练中,赵义华就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演细节,逐一进行规范。
为了让小演员们更深入地走进剧本,走进英雄人物,赵义华和学校老师们便和小演员们一起观看抗美援朝影片,带着他们到继光故居实地了解黄继光的成长经历,参观黄继光纪念馆重温英雄事迹,激发小演员们的爱国情怀。
![]() |
一次又一次地揣摩,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小演员们终于突破了自己。他们举手投足间,手眼身发步、唱念做打舞,虽然唱腔中还带着声声稚嫩的气息,但已初具川剧韵味。
![]() |
![]() |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继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江人。从川剧《黄继光》的创编演出,到赵义华这一代人的演绎,再到小学生们的传承。
![]() |
红色文化与戏曲艺术相融合,截取了英雄黄继光最闪光的片段,在致敬中赓续着红色血脉。
原汁原味的川剧戏曲乡音,在带领大家重温红色记忆的同时,川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魅力。
记者:杨雪雁 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