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家说①“梅花”陈智林:推广川剧也是文化“还魂”的过程
http://www.newssc.org】 【2022-04-27 10:58】 【来源:四川观察】

近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完成授牌,陈智林、肖得美、崔光丽、刘谊、李伯清、魏明伦、杜建华、陈巧茹、刘露、廖忠荣10位文艺工作者入选。戏曲名家工作室将充分发挥四川省高层次艺术人才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传承推广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在打造高水平文艺川军、繁荣发展四川文艺事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具体来说,“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将如何运转?名家们又有哪些创作、传承计划亟待实施?近期记者将专访每位入选名家,听听他们的想法。

4月24日,记者在四川省川剧院见到了陈智林。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他在《巴山秀才》《易胆大》《望娘滩》《白蛇传》《夫妻桥》等几十出大小剧目中担任主演,并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文华表演奖等众多奖项。

“成立戏曲名家工作室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首先体现了对于艺术家的一尊重,这种尊重也带动了一种引领。”谈到授牌成立工作室的感受时,陈智林告诉记者,他认为“名家”的含义不仅在于艺术,也包括“人的名家,人品的名家,自律的名家。”通过成立工作室,建立更宽阔合作沟通的平台。做出名家的风范、风采,能带动和引领川剧工作者们齐心努力,共同传承好川剧。

从2003年起,陈智林一直致力于“川剧进校园”工作,工作室成立后,他也将以此为推广川剧的中心工作之一。“我觉得工作室的目的就是进行一种真正的推广,真正的一种普及。每次进校园都用最完美的作品,让第一次接触川剧这种优美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全方位感受艺术的魅力,给他们情感生活带来的一种真正新的认知和快乐的感受。”陈智林还表示,推广川剧也是一个文化“还魂”的过程,当四川这片土地中滋生的传统艺术再次被青年人“看见”,文化自信就有了依附的根基。

此外,陈智林也在策划《陈伯伯说川剧》系列栏目,将深入浅出地为大众讲解川剧艺术的各类知识,并归纳整理川剧中经典的伴奏音乐,计划以专辑的形式进行发表。“我们应该为四川的文化,四川的本土的声音呐喊。”陈智林说,“用四川如此有感召力的文化土壤,来开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繁花绽放的盛大图景。”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