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实施,川剧振兴发展进入法治化轨道。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近一年来的积极成效进行了介绍。
川剧传播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2024年举办第六届川剧节暨第二届川剧汇演,集中川渝两地27个院团33部、42场川剧精品演出,推出《中国有川剧》系列微纪录片、“2024川剧抖起来”等活动,线上线下超3000万人次观看。川剧艺术表演团体开展“百场百戏”展演,走出剧场、走进街巷,深入景区、场镇等场景,将川剧演出送达基层。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川剧专题形成网络热议,“变脸”街舞《古蜀天边行》在央视和微媒体平台火爆出圈。
“川剧+”文旅融合业态进一步拓展。《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蜀风雅韵》等多个川剧特色旅游演艺形成品牌。“三国折子戏”在成都锦里试演成功。成都“戏窝子”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取得明显效果,2024年以来,近70万观众走进省川剧院剧场、锦江剧场观看1280余场川剧综艺和折子戏专场演出,院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川剧文创推陈出新,变脸娃娃、川剧手办受到游客喜爱,8000份数字藏品《川剧脸谱·百戏千面》上线仅16分钟便销售一空,在第12届世界运动会还推出川剧变脸特款文创。
同时,院团创演质量进一步提升。《梦回东坡》《丁宝桢》等重点剧目完成全国巡演;创排《大千世界》《欧阳修》《追光》等剧目。《芙奴传》《情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优秀剧目展演,《火塘》入选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变脸》《跪门》《打饼》入选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变脸》荣获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复排提升“十佳案例”。6个川剧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
川剧人才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自2025年起开展川剧专业“5+3”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全国首个戏曲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戏曲表演(川剧、4年制)”正式落户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师带徒”名家传戏、青年人才扶持、编剧评论培训班等,形成人才“传帮带”良性互动机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静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