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王雨爽 柯兴
“《决定》提出建设井盐文化集成体验区,打造‘川剧 + 旅游区’项目,为我们指明了创作与实践的方向。” 陈芋伶坦言,川剧作为自贡 “盐都文化” 的重要载体,走出剧场、融入旅游,才能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作为川剧 “资阳河” 流派的核心传承阵地,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有着深厚的艺术积淀 —— 从《四姑娘》《易胆大》等经典剧目十上北京、演进中南海,《夕照祁山》斩获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还我河山》两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登上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中心始终是川剧振兴的 “排头兵”。
陈芋伶介绍,中心计划依托自流井老街、西秦片区等文商旅集聚区,将经典折子戏与 “夜游釜溪” 等项目结合,通过沉浸式演出、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川剧高腔的独特魅力。“要让川剧从‘台下看’变成‘身边演’,从‘传统戏’变成‘网红潮’,真正实现‘活起来’的传承。”
《决定》中 “深化院团改革,激发院团活力” 的部署,让陈芋伶深有感触。“改革是院团发展的‘金钥匙’,我们正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人才短缺、活力不足等难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川剧中心打出了一套 “人才培养组合拳”:开设川剧委培班定向培养后备力量,2024-2025 年委培班学员已斩获全国 “小梅花” 集体奖项;按需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优化器乐、表演等紧缺岗位结构;健全绩效分配制度,设立 “重大贡献绩效奖”,让工资向一线演员、重要岗位倾斜。
这套改革举措成效显著:近五年,中心累计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 “集体节目奖”、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二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 10 余项,2024 年新创川剧《追光》不仅入选四川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更斩获第六届川剧节新创剧目二等奖,彰显了改革后的强劲活力。
作为自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盐都文化领军人才,陈芋伶始终将 “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盐都文化” 作为使命担当。从《夕照祁山》中的“媚娘”到大型川剧《还我河山》中的 “卿老师”,陈芋伶先后荣获第二届“桃李杯”比赛配角奖、四川省“长富杯”川剧青年比赛二等奖、第三届川剧节暨四川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表演奖等众多荣誉,她用艺术诠释家国情怀;以 “党代表” 的责任感推动川剧与时代同频共振。
陈芋伶表示,下一步中心将重点推进三大工作:一是深化 “川剧 + 旅游” 融合,在井盐文化体验区打造常态化演出场景;二是创排反映自贡地域文化的新剧目,让自贡特色文化在舞台上鲜活呈现;三是扩大 “资阳河” 流派影响力,通过交流演出、线上传播等方式,让川剧艺术成为自贡文旅的 “闪亮名片”。
“全会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灯,我们唯以实干作答。” 陈芋伶的话语坚定有力,“让川剧艺术在文旅融合中绽放光彩,为自贡高质量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贡献川剧力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