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碰撞吉他,成都这场跨界对话让传统文化“活”出新韵味
http://www.newssc.org】 【2025-07-04 10:25】 【来源:四川观察】

四川观察 孙时雨

7月2日下午,“品锦江”系列读书会之“传承与思变——川剧与民谣的跨界共生”分享会在成都市文化馆举行。活动由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崔光丽,独立音乐人、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周小桐做客“品锦江”,进行传统川剧与流行歌曲的对话。

崔光丽少年从艺,师从川剧名旦许倩云,后受教于阳友鹤、陈书舫、王青莲、邓学莲、王世泽等众多川剧名家,深得川剧传统旦角表演的艺术精髓。“川剧擅长‘拿来主义’,在融合方面做得特别好。不管是什么剧、不管是什么声腔,只要能塑造这个人物。历代以来,川剧都在吸收各种精华,形成自己的高峰。”崔光丽分享道,她认为这种特色与地域、城市文化、人的生活状况存在诸多关联。

活动中,崔光丽还亲身示范,向在场爱好者解析戏剧中“翎子功”“扇子功”如何塑造川剧角色性格。只见她现场找来一把折扇,先是置于面旁、放于手边、搁在胸前,眉目流转……不同角色的内心波动便跃然观众眼前。现场一名观众还参与试执折扇互动,由大师教学,尝试了解川剧精髓,过程生动有趣。

独立音乐人、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周小桐则带来一把吉他,这件看上去和川剧“不搭边”的乐器,却让现场观众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一曲《别洞观景》中,崔光丽保留川剧高腔与身段,加入周小桐弹奏的民谣吉他伴奏与和声,演绎出“白鳝仙姑游人间”的灵动意境。这种跨界并非颠覆传统,而是川剧以开放姿态延续生命力的体现。

“我自己也很喜欢音乐,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看到川剧的现状,就很想把它推广出去。”周小桐说,自己总是不遗余力向朋友们推广川剧,但机会太少。后来她想通过音乐,把川剧融入年轻人能接受的形式,将戏曲与流行结合,扩大川剧传播范围。“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够好,是传播的途径没有打开。”她希望通过新形式,让年轻一代更多了解传统文化。

“我非常乐于接受这些创新的方式,川剧也尤其需要年轻人的传承。”崔光丽说,在传统与创新结合过程中,川剧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本体站位上做好,以不变应万变,进行守正创新。分享中,两位嘉宾还联合演绎了融入川剧唱腔、流行歌曲、诗词元素的《巴蜀情韵》片段,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