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楚涵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原来这就是‘画荻教子’!”“这是《醉翁亭记》!”6月28日晚,随着川剧《欧阳修》演出结束,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散场的观众中,许多小朋友仍沉浸在剧情中。
一杆荻草笔,书写一代文宗壮阔人生;数声川剧腔,唱响绵州赤子家国情怀。6月27日-28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指导,绵阳市涪城区委、区政府主办,绵阳市涪城区委宣传部、涪城区文广旅局承办的大型川剧《欧阳修》在成都开演,此次演出线上线下共吸引1.5万人观看。
据介绍,绵阳市涪城区是欧阳修出生地。通过川剧挖掘欧阳修的人性光辉与历史价值,通过《修史》《月上柳梢头》《且如常日醉》《尊前慈母在》《滁州之乐》《直须看尽汴京花》六场表演,再现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人生历程,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画荻教子”“欧梅之谊”“滁州之乐”等经典片段。
在艺术呈现上,该剧在保留川剧传统唱腔的同时,加入大量舞蹈的表演形式,展现了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又赋予古老剧种新的生命力。
欧阳修的人格魅力也令参演者颇为感动。一级演员、老年欧阳修扮演者邹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阳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心系百姓、敢于担当的官员。‘千年第一榜’这场戏反映了他在思想斗争当中的纠结,最后选择就是要为国选拔人才。我在演绎中努力贴近他的精神世界,力求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一级演员,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郑氏、薛氏扮演者蒋淑梅此次分别饰演欧阳修的妻子和母亲,通过唱、念、表演来进行区分。在提到两角色对欧阳修的意义时她表示:“母亲鼓励欧阳修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颓废,他的妻子则是一个贤妻良母,一直默默支持欧阳修。”
演出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专程从绵阳赶来的六年级学生陈浩峰表示:“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醉翁亭记》我们都学过,现场那些表演的老师通过很生动的动作,把欧阳修的一些故事表演出来,而且欧阳修是绵阳的本地人,我感到十分自豪。”
“涪城打造大型川剧欧阳修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之需,是涪城区打造欧阳修城市ip的文化之需,是涪城人民精神之需,我们通过两个小时、六幕大戏,给观众展现了一个一生立志于改革文风、拔擢人才、幽默旷达、宽简于民的欧阳修。”大型川剧《欧阳修》制作人尹莉说。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