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的川剧《丁宝桢》,为什么会出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http://www.newssc.org】 【2025-04-10 11:47】 【来源: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 | 记者 黄勇

新时代以来,四川诞生了一大批历史题材川剧,如《草鞋县令》《落下闳》《大千世界》《梦回东坡》《青山依旧在》,以及由成都川剧院创作演出的《丁宝桢》等。

这些历史题材川剧,基本上都是新编川剧,是在“振兴川剧艺术”背景下,由专业艺术团队与各地联合创作出品,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而且大都呈现出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川剧《丁宝桢》聚焦丁宝桢在任职四川总督期间,勤政为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事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丰富内容,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丁宝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守正创新的成果。

丁宝桢的形象,除具有克己奉公、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特征外,他的胆识过人、杀伐果断、办事练达、文武兼备,又区别于传统儒家士大夫形象,有其独特鲜明的人格魅力。

开场,他微服入蜀,调查清楚蜀地的官场现状;在面对官场贪赃枉法、营剥私民的劣习时,敢于担当,裁撤惩治,展示了一个士大夫的高尚人格精神,坦坦荡荡,让人敬仰。这样的官员不仅是当时的清流,在今天也能给很多人以精神的感化。

树立榜样的力量,是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尚书》《左传》《史记》等开始,史书的价值,就是为了让历史人物的人格给后人以精神的力量。以塑造具有人格精神感染力的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的戏曲作品,与史书的创作精神有着共同之处。这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志于道,游于艺,自然也是一切文艺作品创作的核心精神。

戏曲也是文学的艺术,尤其是诗词语言的艺术。在新编戏曲中,往往有非常具有诗词文学价值的唱段。戏曲唱段的演唱,为诗词创作走向大众提供了展示的思路。评论作者郑建琼建议,优秀的戏曲作品的唱段,也许也可以与中小学的诗词教学相结合,走进校园,推动诗词文学的创作和展示,真正传承诗词之美,也把戏曲及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示出去。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