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欣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并于1月1日晚通过央视与全国观众见面。作为戏曲界艺术家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得主沈铁梅受邀进京,与首都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
“这是我第四次做客新年戏曲晚会,前三次都在舞台上表演川剧,这回以观众身份参与,角色虽不同,但心中同样振奋。”1月2日,沈铁梅在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新年戏曲晚会上不仅看到了中华戏曲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更由衷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戏曲艺术的高度重视,“新年新起点,对于我们川剧工作者而言,要满怀信心、守正创新,在文化强国建设和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中,让川剧这块招牌更加亮眼。”
![]() |
▲2024 年新年戏曲晚会上,沈铁梅创新演绎《红梅赞》。市川剧院供图
作为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展现传统戏曲艺术当代发展成果的代表性晚会,新年戏曲晚会被视为“戏曲界最高规格盛宴”。它的前身为新年京剧晚会。1998年12月30日,1999新年京剧晚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此后,该晚会每年年末固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并于2007年移师国家大剧院。2014年开始,为鼓励和支持戏曲艺术百花齐放,新年京剧晚会转型为展示各大剧种发展成果的新年戏曲晚会。
2014年,最具重庆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川剧,在新年戏曲晚会上首次亮相,与京剧、昆曲、越剧等多个剧种同台争春。完成川剧在戏曲界这一最高规格舞台首秀绽放的,正是沈铁梅。那年,她带着“渝字号”精品川剧《金子》进京,全场惊艳,技惊四座。这个剧目被评论界视为“当代戏曲艺术里程碑”,也是她二度“摘梅”、首获“文华大奖”的经典之作。她与新年戏曲晚会的缘分,也就此开启。
2020年新年戏曲晚会上,沈铁梅主演的传统戏《别洞观景》赢得满堂彩;2024年新年戏曲晚会上,匠心独运的沈铁梅,以传统川剧表现手法创新诠释现代戏《江姐》,又一次展现了川剧艺术的深厚底蕴与多元魅力。
古老的戏曲艺术要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发展,必须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以更高级的艺术审美完成现代转换。在十年三登新年戏曲晚会的艺术实践中,沈铁梅一次次让观众看到川剧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更多可能性。比如2024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准备《江姐》选段《红梅赞》时,她就在思考,唱过无数遍的《红梅赞》如何能令观众眼前一亮?最终,她想到了川剧高腔的一字清板。这种表演以清唱为主,通过强烈的节奏对比,凸显川剧唱腔的辨识度,对艺术家的唱功是极大考验。“我第一次用这种形式表现,从现场效果来看,观众很喜欢。”
从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员,到观众席间的艺术家代表,沈铁梅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川剧艺术更好地屹立于中国戏曲之林。
“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一瑰宝,是广大戏曲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她表示,有着三百余年积淀的川剧,赓续川渝历史文脉,寄寓川渝人民的乡愁乡情,川剧是具有鲜明重庆文化辨识度的艺术门类,也是重庆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艺术载体,“十年三次登上新年戏曲晚会是对重庆川剧的极大鼓励。人才是戏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川剧保护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川剧人坚守奋进,让重庆文化辨识度更好地被看见,川剧的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