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朵“梅花”同台 《丁宝桢》将来渝辞旧迎新
http://www.newssc.org】 【2025-01-03 10:23】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成渝川剧交流再传佳音:12月30日-31日,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排的2024年重点剧目川剧《丁宝桢》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连演两场,用川腔川韵陪伴重庆戏迷共同辞旧迎新。“我们非常高兴,能带着新作《丁宝桢》来重庆巡演,希望广大戏迷能够喜欢。”12月29日,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丁宝桢》领衔主演、梅花奖得主王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丁宝桢》海报。

川剧《丁宝桢》取材于晚清名臣丁宝桢主政四川时期大修都江堰的事迹。丁宝桢一生清廉,胸怀家国,竭智尽忠,政绩显著。在任职四川总督期间,他大修都江堰的事迹被世人广为传颂。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人物,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排演出的川剧《丁宝桢》,以这一真实事迹为蓝本,通过艺术加工和再现,生动讲述了丁宝桢在川期间勤政为民、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清白传家的故事。

该剧阵容强大,两朵“梅花”同台是一大看点:除了王超担纲丁宝桢一角,丁宝桢夫人钟春兰的扮演者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梅花奖得主王玉梅。此外,该剧编剧是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廖时香,导演为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安凤英,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国家一级指挥、作曲周玉负责音乐创作,著名舞台视觉设计师韩江担任舞美设计,著名舞台人物造型设计师李亭逸担任服装化妆设计。

与古装戏中常见的表现清官忠臣的老旧套路不同,该剧别开生面,以波澜壮阔的气势重现都江堰历史画卷;以精彩纷呈的故事塑造出一个生动多面的丁宝桢。王超说,剧中的丁宝桢特立独行又谨慎自律,深沉睿智又机趣幽默,既老练又天真,既刚烈又多情。在他心中,都江堰乃民生之本,华夏精神之根,为修堰他百折不挠,呕心沥血,负重前行,只因心存一个信念:“我的青天是黎民!”

▲两朵“梅花”同台。受访者供图

编剧廖时香则表示,打破传统清官形象的公式化、脸谱化,就必须“像琢磨钻石一样磨亮几个棱面,合成一个光彩夺目、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她看来,丁宝桢在民间,是温暖贴心的慈祥长者;在家里,是以身作则洁身自好的好丈夫,好父亲,一个快乐的小老头;在官场,他既幽默风趣又雷霆万钧,他从来不大道理说教,处处以事实说话,以真心换心。

据介绍,川剧《丁宝桢》于11月15日在成都首演以来,得到了观众和专家广泛好评。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精彩不断,演员们生动、具象、传神的演绎引人入胜,优美的唱腔久久回荡在剧场中,生动地再现了丁宝桢的浩然正气。一出好戏,能让观众真情流露,而观众的点赞,也是对好戏最大的褒奖。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在观看后赞叹有加。他表示,川剧《丁宝桢》有鲜明的川剧风格,全剧紧扣丁宝桢在四川修缮都江堰的事展开,讲他关心民生疾苦,主题立意很鲜明,编剧构思巧妙,在讲述家风时,将丁氏父子和恒训、常贵父子作对比,生动展现了不同家风带来的影响。

国家一级编剧、四川省剧协副主席刘宁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当代价值的戏剧,避免了说教式的表达,很好地将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表达融入故事中,能让观众喜欢并接受,大大提升了这部剧的价值。

“巴山蜀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作为成渝文化联系最为关键的纽带,两地的川剧艺术一直以来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王超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持续推进,成渝两地文旅部门频频牵手、双向奔赴,两地川剧界更是频繁交流,他期待借《丁宝桢》来渝巡演之机,让更多重庆戏迷感受成都川剧的魅力,也在新年来临之际,为成渝文化碰撞谱新篇、开新局。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