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瑞 王玉萍
12月25日,新都时光520文创公园的炬光厅,舞台幻化为芙蓉花海。时隔20年,大型神话川剧《芙蓉花仙》重回新都,三代人的记忆再次穿越时空,共赴跨越千年的爱恋之旅。
长袖翻飞,红绸飘扬,从新都走出的第五代芙蓉仙子扮演者、梅花奖得主张燕,边唱边舞,将芙蓉“温柔刚强,不惧寒霜”的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 |
从新都走出的第五代芙蓉仙子扮演者张燕
《芙蓉花仙》是新都川剧团(今成都市芙蓉花川剧团)根据传统川剧《花仙剑》改编的,该剧首次演出于1980年3月8日,之后受邀前往加拿大、芬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演出,累计在海外上演超过4000余场,成为了推进川剧振兴的一个符号。
陈智林是本次《芙蓉花仙》的艺术总监,也是第二代书生陈秋林的扮演者。“今日重回新都,我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恩。”陈智林致辞表示。
伊琳琳是新晋的“00后”票友,她不仅被演员的演技所折服,更被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她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川剧,原来传统戏剧也可以如此时尚、如此动人。”
花如潮,柳如烟,一朵花,一座城,一方舞台,一腔情。
今年9月14日,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办,《芙蓉花仙》作为开幕大戏惊艳亮相。10月19日,《芙蓉花仙》亮相央视。
![]() |
川剧《芙蓉花仙》在央视上演
经过20年,芙蓉和陈秋林的爱情有没有变化?芭蕉精还是那么可恶吗?芙蓉这个痴情的仙女,该如何追寻自己的心上人?
本次《芙蓉花仙》删除了部分情节,更加突出芙蓉和陈秋林不畏强暴,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的主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同时,表现形式上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融入古典音乐,大胆改革,创新传承。
演出当天,新都区西街小学校的100位学生特地过来观演。“叔叔阿姨们的表演很精彩,服装很漂亮,歌曲也很好听,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新都区西街小学校3年级学生崔苧以开心地说。
![]() |
新都区西街小学校的孩子们在观演
新都区西街小学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川剧是其传承项目之一。
此次回到故乡新都,张燕感慨万千,她表示,这部剧不仅是新都非遗繁荣与发展的见证,也是川剧艺术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
“这是新都的一件大事儿,更是川剧振兴的一件大事儿。之所以复排这部戏,是因为老百姓爱看。”陈智林说。
![]() |
演出现场
导演刘毅介绍,该剧生旦功夫戏份重,一场戏下来,大家能够看到甩水袖、褶子功等众多技艺,演出现场有笑声有掌声,交流有温度,特别能激发演员的状态。
“还是那么精彩,还是那么过瘾!”川剧迷江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
观众李女士特意从外地赶回新都观演,她说,阔别多年,当灯光亮起,熟悉的音乐响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的年代。
据悉,接下来《芙蓉花仙》还将开展惠民演出,让更多人领略到川剧的魅力和新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源:成都市新都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融媒体中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