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兴荣
几年前,在参加省杂文学会的年会上,我有幸与仰慕已久的魏明伦先生碰面,并就川剧高腔这个话题请教于他,与他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当时,我怀揣冒昧地对魏明伦先生说:“魏老师,我是来自温江区的会员,是个京剧票友,同时也爱好川剧,尤其喜欢陈智林的《斩皇袍》等西皮声腔戏。我觉得,虽说高腔是川剧的主要声腔,但它咿咿呀呀的,节奏又慢,不如西皮声腔听起来过瘾。这可能是我对高腔缺乏认识的缘故吧。魏老师,你是川剧专家,我想听听你的高见,给我指点指点。”
魏明伦先生看我一眼,微微一笑说:“你能坦诚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很好。看来,你对川剧高腔确实还不太了解。我这样给你说吧,我们说高腔是川剧的主要声腔、代表声腔,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体说,它不托管弦,徒歌清唱,一人起喉,众人帮腔。这种一唱众和、伴以锣鼓的演唱形式独辟蹊径,从而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他稍停了一下又说:“川剧高腔具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它行腔自由,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唱腔嘹亮、悠扬,加以帮腔和之,并用锣鼓贯穿于曲牌始终,使唱、帮、打紧密结合,致使演唱艺术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由此可见,说高腔是川剧的主要声腔、代表声腔,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完全恰当的。”
讲罢这番道理,魏老师亲切地拍拍我的肩头说:“老弟,你以后多看看高腔戏就会明白我说的这些道理了,也自然会渐渐喜欢上高腔戏。”
魏明伦先生这番关于高腔为啥是川剧的主要声腔、代表声腔的论述,恰如醍醐灌顶,使我茅塞顿开,真正明白了高腔为啥称为川剧的主要声腔、代表声腔。我决心今后要多看高腔戏,多了解、欣赏这朵川剧舞台的灿烂玫瑰。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