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挑大梁,泸州原创川剧《报恩记》亮相第六届川剧节
http://www.newssc.org】 【2024-11-04 12:42】 【来源: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世智

10月28日、29日晚,由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创演的原创川剧《报恩记》亮相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在四川省艺术中心连演两场。台上,“泸州河”川剧00后演员倾情演出,挑起大梁;台下,来自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的学生看得入迷,掌声不断。

作为泸州市原创川剧,《报恩记》自2016年首演以来,从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超、王玉梅担任主演,到2024年开始复排,演员也实现了完全本土化。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所长包靖告诉记者,此次参加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集中了“泸州河”川剧老中青三代演员,其中大部分都是00后年轻人,特别是打击乐、锣鼓队的成员都是00后。“本土演员在对自己家乡故事的演绎上更加投入、更加认真,让00后‘泸州河’川剧演员挑起大梁,不仅能让年轻人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也能更好地推动‘泸州河’川剧传承创新。”包靖说。

此次演出中,“泸州河”川剧00后青年演员李灿作为主演,饰演窦素衣。她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次在大戏中担任主角,28日晚上演出中还是有些紧张,但到了第二场演出时,就感觉游刃有余。“我是‘泸州河’戏曲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员,通过这次演出,让我更加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为接下来更好地提升自己明确了方向。”李灿说。00后成为此次演出主角,确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却是00后“泸州河”川剧演员走向更大舞台的务实之举。“我们的戏也许不是此次川剧汇演中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活力的。”包靖说。

在本次演出中,除了00后当主角、挑大梁,为迎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大胆创新,包括改变了传统川剧陈旧的套子和唱腔,融入越剧、流行音乐等元素,使得声腔节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包靖说:“‘泸州河’川剧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我们会努力做到传承创新不离本,同时要演员好看、服装好看、舞美好看、音乐好听,破除传统戏与年轻人的隔阂。”

来源: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