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张建国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谈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我的内心依然澎湃,感触最深的是座谈会后这些年文艺界的可喜变化,于京剧界而言,具体表现在作品创作数量不断增加,优秀的新生代京剧人陆续涌现。
这些年,京剧人坚持传统剧目的传承与复排,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与此同时,京剧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内容,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代生活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丰富了京剧的剧目类型和艺术表现力。
近几年,我参与创排了《伏生》《董仲舒》《雄安人家》等几出大戏。其中,由我导演并主演的现代京剧《雄安人家》,用戏曲艺术展示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火热实践。它不仅是一部现代戏,更是一部与时俱进的时代剧,由一个家、一群人、一个村、一条河、一座城的变迁,折射出一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雄安人家》创作初期,我们深入生活,多次赴雄安新区采风,与建设者一起体验工地生活,被他们建设雄安新区不辞辛劳、不畏艰苦的精神深深打动,我们也将这份感动融入表演中,将一个鲜活饱满的故事生动呈现在舞台上。该剧在河北石家庄首演后,又到北京演了几次,反响热烈。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要传承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尤其重视京剧尖子人才的培养。如今,我履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推出了京剧“三星”计划,即培养中国京剧之星、京剧希望之星和京剧未来之星,通过与院团和院校合作,使京剧后备人才层出不穷。
我始终认为,要大胆培养和使用年轻的京剧尖子人才,只有人才不断,京剧艺术才能前行发展。要让年轻人多演传统剧目,有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之后,再搞创作才更容易成功。此外,传承发展传统艺术还需要有不懈追求的精神,特别是年轻时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鼓励年轻人勤于练习、敢于吃苦。
京剧是我国独有的艺术,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这门艺术的重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并努力培养有能力、有创造力的好角儿,出角儿出作品,让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报记者 彭澳丽 采访整理)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