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康巴高原,土司和奴隶代代相传。寨墙隔断了人们的视线,只有一个傻子看到了明天……”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创排的川剧大幕戏《尘埃落定》改编自著名作家阿来的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由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棻编剧,其中的灵魂人物“傻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不论是原著作者、编剧还是饰演他的演员,又或者是读者和观众,也许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解。
川剧《尘埃落定》从首演至今已有10年,演出超200场,3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成都之外,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南京、重庆、呼和浩特、长沙、西昌、广元、南充等省内外各大城市,观众数不胜数,叫好又叫座。2016年,时年24岁的青年演员薛川第一次在该剧中担纲主演,饰演“傻子”一角,而今一晃8年时间过去,当年青涩稚嫩的青年演员已经成长为颇具实力的国家二级演员。
今年32岁的国家二级演员薛川毕业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主工丑行兼生角,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任庭芳、蔡少波、陈智林、晓艇、杨又村、蒋万海等,他十分善于表演,唱腔也流畅悦耳,在大幕戏《白蛇传》中饰演的王道陵、折子戏《问病逼宫》中饰演的杨广、折子戏《拿虎》中饰演的伍三等角色都深入人心,受到众多川剧戏迷的青睐。薛川此次再度演绎川剧《尘埃落定》中的“傻子”一角,目标是冲击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申报的行当为“丑行”,因此该角色为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大多用川剧丑角的艺术形式来演绎。“虽然我演过很多次‘傻子’,但这一版的表演风格和状态和以往区别不小,特别是剧中‘放粮’那段,‘傻子’的角色演绎增加了很多川剧小丑的的表现方式,神态、表情、动作都非常有丑行的特色。”
薛川介绍说,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数十年来,川剧界“梅花”朵朵开,但至今还从未有凭借“丑行”的表演获奖的演员。虽然川剧名丑众多,但由于时代、年龄等多方面原因,未能有机会获得“梅花奖”。此次机遇让薛川感到十分幸运和珍惜,他非常希望不辜负剧院多年来的的悉心栽培,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川剧小丑摘得第一朵“梅花”。作为著名的川剧“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之一,川剧小丑久负盛名,生动诙谐,不拘一格,极具四川特色,多种多样的身段和技艺也为人称道。此次为冲击“梅花奖”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常务副院长陈巧茹和副院长王玉梅共同帮他研究、决定,既能充分展示他个人所长,又能展示川剧小丑的艺术魅力,同时,川剧《尘埃落定》还是一部很成熟的川剧剧目,在戏剧界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徐棻老师和王文训老师分别在剧本、作曲上都做出了调整,复排导演李增林老师和舞蹈编导常艺老师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将川剧小丑的表现手法与康巴藏族舞蹈巧妙融合,并且还有著名“梅花奖”名角王玉梅与他搭档,王玉梅在排练过程中又和导演一起不断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剧本。此外,还得到了省上专家、学者们的关心和帮助,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李天昊、省剧协秘书长杜林也走进排练场观看、指导,这些都让薛川信心倍增。
“‘傻子’是一个善良、纯洁、内心天真的人,要说他傻呢,其实他也不傻,我觉得他的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他在阿爸面前是一种比较憨的状态,但在脱离了家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比较有思想的人。”薛川认为,用川剧小丑来演绎“傻子”的形象,恰好可以营造出大智若愚的感觉。他非常感激各位老师对他的帮助和指导,让他领悟了如何从“傻子”的人物内心出发来刻画角色,不仅要演出“形”,更要演出“心”。自6月底排练以来,薛川每一天都全身心投入,他认真研读了《尘埃落定》原著,并登门请教了徐棻老师,而且即便天气炎热、汗湿衣衫,他还在排练时穿着厚重的戏服,只为更加带入角色,更加熟悉动作,使最终的舞台呈现更加万无一失。
尽管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超饰演的“傻子”早已有口皆碑、深入人心,但薛川却并不担心被人拿来作比较。他笑着说,这是因为行当不同,各具特点。用川剧小丑来演绎的“傻子”会有哪些不同的感觉呢?让我们一同期待薛川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吧!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