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与辉同行”的直播还在继续,身穿华丽戏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在铿锵的锣鼓声中站上舞台。
![]() |
▲直播间中,身穿华丽戏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登台。截图来源于网络
只见他们身体一转,袖子一抖,脸上的脸谱在电光石火间快速切换,角色的喜怒哀乐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看家绝技——“变脸”。
![]() |
▲川剧演员正在表演变脸。截图来源于网络
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介绍,如今的川剧变脸,已经走向全球,以其神秘且精湛的技艺受到了世界观众的喜爱。
变脸这门绝技是如何诞生的呢?
谭小兵说,相传川剧变脸缘起是古人为了吓跑猛兽,在自己脸上勾画出狰狞的图案,后被民间杂耍班子发展为“绝活”表演。而川剧把变脸技艺搬上舞台,始于20世纪30年代上演的传统戏《归正楼》,戏里义盗贝戎劫富济贫时遭到官兵追捕,以“变脸”巧妙脱身。
![]() |
▲川剧演员正在表演变脸。截图来源于网络
起初,“变脸”手段相对粗糙,演员脸罩多层纸壳面具,临场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此后,一代代川剧“名角儿”将巧思和创意融入表演之中,让变脸技艺日益精湛,甚至成了川剧的一张名片。
谭小兵表示,不同的川剧大家在变脸上还细分出了自己的绝活。
比如“抹脸”和“吹脸”等类似于杂技,“扯脸”类似于魔术,它们既是令人惊艳的高难度表演,又在戏曲的剧情叙述、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中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效果。
谭小兵说,戏曲的精彩绝活儿,往往是几代人的创造结晶,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掌握。在川剧界,变脸绝活已经传承到了新一代演员身上,不再有失传之虞。更重要的是,新一代戏曲演员还能在新剧目创作中有意识地、创造性地活用这些特殊技巧。比如重庆市川剧院的新编川剧《金子》里就有非常巧妙的变脸运用,是新创剧目活用变脸的范例。
记者 李晟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