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夹江:非遗+曲艺 四川扬琴唱响《大纸坊》
http://www.newssc.org】 【2024-07-04 11:59】 【来源:乐山日报】

作者:杨心梅

“制一张‘中国书画纸’,写一幅‘精忠报国’胆气壮,画一幅翠竹连根团结紧,建一个顶天立地大纸坊……”近日,由乐山市文联、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推荐报送的曲艺作品四川扬琴《大纸坊》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这是继以四川车灯为创作基础的曲艺剧《月下春风》入围中国曲艺牡丹奖后,乐山曲艺事业发展的又一次突破。

乐山,这方历史悠长、安逸宜人的沃土,有着幽默与浪漫的文化基因,在与接地气的曲艺接连“碰撞”中,千年文脉迸发出新的流量和能量。

唱响非遗

“战时多地沦陷闹纸荒,天降大任在夹江。一声号令竹声响,千家竖起刷纸墙!”2023年9月,第十一届中国曲艺节在乐山举行。期间,四川扬琴《大纸坊》在“说唱新天府·礼赞新时代”四川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第二篇章“创新”中精彩首秀。

再现夹江造纸篁锅蒸煮工艺 夹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扬琴《大纸坊》演出现场 杨心梅 摄

现场,主唱吴瑕、王晟培化身画家、书法家,用四川扬琴悠扬的唱腔,唱出“千年纸乡”夹江传承发扬竹纸制作技艺的故事,更结合抗战时期夹江人民“以纸为枪”的经历,展现当地群众支援前线的爱国情怀。吴瑕是四川扬琴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四川扬琴《大纸坊》是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碰撞”的产物,“以四川扬琴的唱腔形式来演绎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展现的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节目内容的丰沛饱满,四川扬琴《大纸坊》在表演形式上也突破一般四川扬琴的“坐唱”形式,融入舞台演出、歌舞走位等,整个表演更加灵动鲜活。“对节目进行创新,是为了让曲艺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四川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总导演曾萍表示,四川扬琴《大纸坊》呈现在“创新”篇章,代表着曲艺在传承的基础上正向着创新发展进行探索。

记者了解到,四川扬琴《大纸坊》由乐山市文联、夹江县委宣传部、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邀请国家一级作家马平作词,国家一级作曲陈咏韵作曲,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吴瑕、王晟培担任主唱,蔡宁、王海洋等共同表演。

“不仅有传承,更有创新。”在马平看来,四川扬琴《大纸坊》用“非遗+曲艺”的方式说唱当地人文故事,“背靠”文学,面向现实,给予了传统曲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以曲艺表演的形式让非遗技艺、曲艺和城市记忆相得益彰,实现了更好地传承。”马平说。

从夹江纸千年历史中,截取文化抗战这段峥嵘岁月,四川扬琴《大纸坊》让观众可以清晰听见、看见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近代史脉络,每一句唱词、每一段对话,无不令人动容。

“节目创排期间,制作团队多次到夹江实地采风,我也随队感受过夹江纸的魅力。”王晟培表示,首次走进造纸基地,亲自体验了造纸工序、仔细聆听其历史故事,他为前人的智慧感到震撼和钦佩。

厚重历史

四川扬琴《大纸坊》,以艺术的形式回溯了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历史——

体验古法造纸 夹江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起源于唐朝,经过宋、明、清的发展,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书画家张大千曾称之为可与安徽宣纸齐名的“国之二宝”。

抗战时期,因北方及传统书画纸生产地相继沦陷,交通不便,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成为重要的物资供应地,而夹江手工造纸,此时遇到发展的生机。

彼时夹江产的新闻纸为纯竹浆所造,俗称土纸、土报纸,色调较黄但拉力较强,适合铅字版机器印刷之用。因此,夹江“土报纸”成为成渝两地新闻用纸的重要来源。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6卷曾有孔昭恺的回忆录:抗战时期,《中央日报》《新民报》《新华日报》《天府新闻》《工商导报》《大公报》等主要报纸全部或部分使用夹江土制纸张。《大公报》在重庆创刊,创刊号就是夹江土纸,后来日销售量10万份,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大公报》的这份光荣因夹江土纸的加入而增添了色彩。另外,抗战时期的教材,也多为“未经漂白的夹江纸”。

1985年出版的《夹江县志》记载:“8年中槽户发展到5000余户,年产纸最高达8000余吨,居全川产纸县第一位。”张大千1939年两次来夹江,同这里的造纸槽户共同研讨探索、参与试制,改良夹江手工书画纸,制成有云纹暗花和有“蜀笺”“大风堂”字样的独特帘纹高级书画用纸,开创出新一代夹江书画纸。

如今,夹江县高度重视竹纸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工作,2006年5月,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生产流程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的工序完全相合,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2009年,夹江县成功申报为“中国书画纸之乡”。2020年,夹江县通过“中国书画纸之乡”专家组复评。

目前,夹江县从事手工书画纸生产的企业和工坊超过100家,每年依托竹纸制作技艺生产的手工纸30万刀以上,产值1亿元,产品销往全国34省200多个城市,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同时,该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手工造纸体验、研学旅游、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让千年纸乡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