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让更多人看见、了解有声无名的川剧帮腔
http://www.newssc.org】 【2024-06-11 11:21】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开栏语】

当古老文化与现代青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近日,锦观新闻“青年talk”栏目分别对话“00后”川剧帮腔演员杨茜、全网粉丝超400万的古风妆造师马小花,感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澎湃的青春力量。

川剧不只有变脸和喷火,还有许多绝活。帮腔,就是川剧的一大特色。在表演时,帮腔从旁推进剧情,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介绍故事背景,烘托戏剧氛围。“牺牲不光需要无畏,更需要有意义。”这是23岁的杨茜表演多次的川剧《烈火中永生》里的台词。而戏中的台词,也像极了杨茜从台前转向幕后的演艺之路。“帮腔演员的存在非常重要,一锤定音不准,整场演出就会出大问题。虽然不能站在聚光灯下,但舞台聚光灯之外,也需要我们成为那束‘光’。”

记者:什么是川剧帮腔,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杨茜:帮腔是川剧的特色,它主要的作用是给演员起腔、定调,帮腔演员一般会用声音塑造多个角色,所以需要吃透剧本。举个例子,我参演了今年成都市川剧院的重点剧目《红楼之凤》,从建组会到排练合成大概两个月,这期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读剧本,尝试走近每个人物的内心,去理解他们的故事。比如剧中贾母的唱段,我的声音就会稍微低沉、沉稳些,而王熙凤的唱段,我的声音就要更加明亮,要唱出角色的泼辣性格和城府。其实说得直白一点,帮腔演员就是要用声音去塑造人物。

记者:川剧对帮腔演员的功底有极高的要求,为什么会选择成为帮腔演员呢?

杨茜:我本来是川剧表演专业的,主攻花旦和奴旦。2015年,王玉梅老师觉得我嗓音不错,建议我转向幕后,往帮腔演员发展。当时我的内心是很抗拒的,毕竟谁不想穿着华美的戏服登台表演,让观众看到呢?那时候我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我很担心一旦成为了帮腔演员,就只能一辈子坐在幕后。但是当我知道剧院帮腔已经超过30年没有招新人,单位的老师面临退休,这项技艺可能要断代时,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记者:从花旦演员转为帮腔演员,这个过程困难吗?

杨茜:很难。除了功底和嗓音,还需要演员熟悉各个曲牌和乐理知识。很多时候在川剧表演中,首先亮相的是帮腔的声音,需要演员音调准确、音色优美、感情充沛,同时声音还要富有穿透力,演绎上还要根据整部戏的人物角色和剧情变化,不停地调整情绪。我出演的第一场大戏是《双天官》,当时太紧张了,在开场帮腔时,音调和音准没有控制好,导致了整场演出的效果都很不好,演出后,我很自责,但是也因为这件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帮腔在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现在,为了保持好的状态,在表演之余我还在系统学习西方声乐的发声、乐理等,只有不停地练习、学习,才能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

记者:刚才你也谈到,川剧帮腔已经有30年没有招新人了,这是为什么呢?

杨茜:是的,目前市川剧院的年轻帮腔演员只有我一个人。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因为帮腔对于川剧而言极为重要,高级的帮腔可以成就一部戏,如果帮腔不好,则会影响整部戏,所以帮腔演员选角要求非常严格。其次,还有很多年轻人认为帮腔没有技术难度,只要嗓子好,能唱就行。第三点,可能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帮腔演员都是坐在幕后的,我想更多演员还是向往舞台和聚光灯。

记者:你认为帮腔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川剧后备人才?

杨茜:我是从市川剧院的“娃娃班”走出来的,今年院里又开设了“川剧娃娃班”,培养各行当的新人,而这其中就有帮腔。我相信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可以解决川剧帮腔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此外,要通过创新改革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帮腔。如何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改变帮腔唱法入手。以前的帮腔唱法音调会比较拖、比较慢,年轻人不太能听得进去,所以帮腔唱法应该更加年轻化,多尝试与其他音乐门类的唱法相结合,让唱腔更美、更灵动。比如我曾经尝试用川腔结合民歌的唱法,就可以让声音听起来更立体、清亮,年轻人会比较喜欢。

记者:今年年初,市川剧院表演团队前往南美、北美进行演出,一票难求,非常火爆。据我了解,你也是表演团队的一员,那次出国演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呢?

杨茜: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感动,很激动。出发的时候,我真的没有预料到国外的观众会那么喜欢川剧,基本每场演出都是爆满。由于剧场的结构,当时帮腔演员是坐在台上的,所以观众都能看见我。当演出开始,我的声音一出来,我能够听见观众在台下发出的感叹,那一刻我非常骄傲自豪。帮腔是川剧的特色,以后我会努力把这门技艺传承好、发扬好,如果有机会,我也非常愿意把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孩子,让更多人看见、了解有声无名的川剧帮腔。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视频/海报 吴雅婷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