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秋华:用爱浇灌成长 唐氏宝宝成为川剧变脸演员
http://www.newssc.org】 【2024-04-16 12:49】 【来源:今日顺庆】

作者:王宇洋

激昂的音乐声中,她辗转腾挪,扭头、定点,动作干净利落,忽然间她手拿披风一角往脸上一抹,红色脸谱一下变成了蓝色……数张脸谱闪过,精彩的表演惊艳了所有观众。这位看起来经验十足、气场满满的变脸表演者,其实是一位身患脑瘫和唐氏综合征的女孩——今年19岁的殷秋华。

诊断为脑瘫和唐氏宝宝 家人全国各地寻医问药

殷秋华出生时就有唇腭裂,6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和唐氏综合征,长到7岁时仍不能自己大小便。面对殷秋华的病情,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前往全国各地求医问药,先治疗好了唇腭裂,又前往重庆、成都、天津、北京等地寻求康复治疗。但那时,康复医学还不完善,尽管走遍了数不清的城市,殷秋华的康复效果还是并不明显。

当殷秋华到了上学年纪,由于当时特殊教育还没有如今这样普及,殷秋华被父母送到老家蓬安县的普通学校上学。学校里与殷秋华同龄的孩子早已奔跑嬉戏,她还依偎在母亲怀里,不会走路、不会说话,这让父母十分着急。

“因为她生病了离不得人,必须要人照顾,所以我要全职带她,并四处打听哪里治疗效果好,她爸爸就在外面工作,负责养家。”殷秋华的母亲赵海英告诉记者,2012年,通过辗转打听,蓬安县残联介绍他们到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

顺庆区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于2012年7月成立,也是南充市脑瘫儿童康复治疗顺庆基地,与市辖三区六县及部分外地民政部门有合作关系,只要合作的民政局政策支持,对各个地方的患者有不同的减免优惠。在民政政策的支持下,赵海英立即带着殷秋华前往区人民医院治疗。

耐心爱心与坚持 浇灌出希望之花

“秋华刚来时,走路还十分困难,一秒都站不住,蹲下后也无法独自起立,说话只会喊爸爸妈妈,教她的东西也会很快遗忘。”该院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杜朝霞回忆说,当时评估显示,殷秋华肢体乏力,无法独自完成行走、上下楼梯以及下蹲等动作;反应迟钝,言语不清,只能执行简单指令。随后,杜朝霞根据殷秋华的病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灸、语言、作业、感统、思维开发……通过康复治疗,从生理和心理上帮助殷秋华提高语言能力、改善肢体功能。治疗师还鼓励殷秋华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她渐渐融入社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这样,殷秋华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从一步也走不了到能扶着走路了,从只会喊爸爸妈妈,到能说2到3个字的简单词语。

“康复时,要让她在设备辅助下和我们的引导下练习走路,因为她肢体没有力量,所以走两步就会摔倒在地上,膝盖摔得乌青,浑身是伤……”杜朝霞感慨地说,“她治疗的过程很艰辛,常常伴随着笑与泪,长久地相处下来,秋华就像大家的孩子一样,每跨过一个坎儿,我们都激动不已。”

殷秋华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她父母也坚定了康复的信心。母亲带着殷秋华每天早上从蓬安县坐火车到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中午返程去学校上课,寒暑假就直接住在医院提供的宿舍里,坚持每天治疗。

尽管这个过程漫长又艰辛,但她父母和康复师用耐心、爱心与坚持浇灌着希望之花,终于等到了结果的时刻。历经长达五年的康复训练后,殷秋华实现了独立行走、简单交流、说3-5字短句和简单的生活自理,12岁时,她顺利从医院“毕业”,回归家庭和社会,让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机缘巧合遇良师 让她燃起对变脸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在全国逐渐普及,回到社会的殷秋华也开始过上正常生活,她在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学习生活技能、写字、说成语、交朋友,生活中则跟着妈妈学着买菜、做饭,她喜欢音乐,喜欢舞蹈,还学习了扇子舞、辫子舞等传统舞蹈,为人热情开朗。

殷秋华和妈妈、师傅一起来看望杜朝霞

2021年的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殷秋华接触到了川剧变脸。蓬安县文化馆演员林春有一次来学校开展慰问活动,为孩子们表演变脸。激昂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变脸》让殷秋华颇为喜欢,林春的表演也令人惊叹。这激起了殷秋华浓烈的兴趣,时常在家播放《变脸》的音乐。

“我去慰问时,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特殊孩子,看到孩子们这么天真可爱,却患有疾病,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偷偷背过身抹眼泪。”林春告诉记者,此次慰问,她与赵海英认识了并成为好友,赵海英发现孩子喜欢上变脸后,便考虑让孩子跟着林春学习。

“收特殊孩子为徒弟,一开始我内心也很挣扎。因为这对普通人来说都很困难,对她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她能学成是个奇迹。”林春说,为了让孩子多一个技能,甚至能成为她的职业、有一口饭吃,她收下了这个徒弟。

川剧变脸要求表演者在短时间内快速变换多种面具,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形象,还包括喷火、与观众互动等内容。学习川剧变脸,对常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殷秋华患有脑瘫和唐氏综合征,其艰辛程度难以言说,背后一定有常人未曾经历过的心酸。

刻苦训练不放弃 成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

“动作不对,重来!”“又忘动作了,再来!”早晨5时许,天还未亮,赵海英便将殷秋华喊了起来,开肩、压腿、下腰、走台步……训练已经成为她们每天的日常。上午8时许,完成一阶段训练后,殷秋华便去吃早饭,紧接着又是马不停蹄地训练。从早到晚,殷秋华在母亲严格的督促下,每天坚持按计划练习,没有练够时间她自己也要主动加时。

殷秋华第一次登台表演

“因为师傅只有周末有空,一次只教一节课,她又记不住课程,平时就是我跟师傅‘取经’,拍下上课的内容,等我‘消化’后,我在家教她。”赵海英告诉记者,由于殷秋华受疾病影响,很容易忘记动作,所以要放缓课程进度,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直到她产生肌肉记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殷秋华在林春和赵海英的陪伴下,通过两年的坚持练习终于取得进展。2023年5月19日,殷秋华在由南充市残疾人联合会、顺庆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中首次登台演出,取得圆满成功。此后,她还受邀参加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礼赞生命一起向未来”歌舞诗剧,登上大舞台。

如今的殷秋华开始学习川剧变脸中的喷火,这是一个全新挑战。由于她患病导致构音器官结构异常,她连吐词清晰都还是问题,喷火无疑难度极大。

为了练好这门“功夫”,殷秋华暂时办理了休学,开始全心全意每天练习喷火技巧。训练中,每当女儿有偷懒或做不对动作的情况,赵海英总是让殷秋华重来,只为让她尽快掌握技巧。虽然赵海英在训练中这样严厉,但在生活中却是个慈母。

“我生她的时候就已经38岁了,现在已经五十几岁。我和她爸要是走了,她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话,她怎么办?”赵海英表示,希望通过严厉的教导,让女儿能够自立,并尽快融会贯通这门手艺,至少能够混口饭吃,“我希望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可以不被别人歧视,享受人间的悲欢离合……”赵海英眼含热泪的说。

“其实很多唐氏宝宝在舞蹈方面都有天赋,秋华患病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她很努力很坚持,家庭也很配合,全力支持她的康复治疗,还有把她当成自己孩子的老师,她才能成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杜朝霞表示,天赋、努力和不懈坚持,是殷秋华学会变脸的主要原因,希望大家可以给唐氏宝宝更多支持,帮助他们创造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如今,林春对她抱有了更高的期望,“我希望让她不仅成为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也成为全球唐氏变脸第一人,让她成为他人的榜样。”林春表示。

殷秋华在舞台上绽放光芒,让大家看到了她的坚强和韧性,也让大家看到了唐氏宝宝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来源:今日顺庆


[编辑:张羽茜]
分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