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张啸
3月1日,在位于内江市市中区上南街的内江市川剧团剧场内,响起一段段洪亮有力的唱腔,演员们正在紧张地排练原创大型现代川剧《凤鸣山传奇》。
![]() |
到基层演出
“《凤鸣山传奇》是我们原创的一出大幕戏,有100分钟。马上要到资中县演出,我们正在加紧排练,争取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内江市川剧团团长徐敏表示,现在川剧在内江很受欢迎,内江市川剧团一年要演出上百场。
内江市川剧团始建于1950年,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阳河川剧艺术”的传承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江市川剧团创作演出的一批经典剧目享誉全川,是全省八大剧团之一,曾云集多位知名演员与乐师。
然而,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电视艺术的兴起,加之川剧自身发展的种种原因,观众不断减少,剧团经营惨淡。从1998年开始,剧团不得已将剧场外租获取收益。除了经营上的困境,新生代演员的断代危机则更为严重。
2018年,在内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内江市川剧团时隔30年再次招收30名学生,委托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开办四年制“资阳河川剧艺术”学历内江班。
川剧传承迎来了春天,内江市川剧团开始“出人出作品”。
17岁的川剧旦角演员黄筱雅是2018年招收的30名学生之一。2022年,毕业后的黄筱雅顺利通过内江市川剧团专业考核,正式进入内江市川剧团工作。在老师们眼中,她“专业好”,曾获全国“小梅花”称号。2023年,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中,黄筱雅扮演川剧传统大幕戏《绣襦记》里的李亚仙,获得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年度英才奖。
内江市川剧团吸收的新人还有川剧小丑演员杜毓鑫、乐师刘乙樊,他们入团时也是17岁。有了这些新鲜血液,内江市川剧团也开始“出作品”。
其中,大型原创现代川剧《糖坊风云》获2022年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大型原创现代川剧《凤鸣山传奇》入选2022年度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并入围第三届四川艺术节暨四川省第五届文华奖展评展演剧目。
2023年4月,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中,内江市川剧团表演的川剧传统大幕戏《绣襦记》荣获三等奖。“这次汇演规格很高,我们的剧目能够入选不容易,这代表着内江市川剧团在全省都是排在前列的。”徐敏表示。
向上竞演的同时,内江市川剧团也不忘下沉,更多地走近群众。百场戏剧进校园、月月看大戏、周末剧场……在内江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各式各样的推广活动让川剧“复苏”。
今年春节前夕,内江市川剧团到17个乡镇敬老院开展了慰问演出。正月初一到初八,该团也坚持每天演出。“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我们在剧场演出折子戏,每天的观众都有上百人。”徐敏表示。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7028号-8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1679号